第26章 千字文(1)[第3页/共5页]
【注释】
乐器的利用会因人们身份贵贱而有所分歧,礼节的利用会因人们职位的凹凸而有所辨别。上高低下要敦睦相处,伉俪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译文】
【注释】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1]悲丝染[2],诗赞羔羊[3]。
江河水日夜奔腾不息,深潭水明镜般清澈照人。仪容举止要沉寂宁静,言语对答要安闲平静。
【注释】
【译文】
【注释】
【译文】
仁慈隐恻[1],冒昧[2]弗离[3]。节义廉退[4],颠沛匪亏[5]。
[1]隐恻:哑忍、怜悯。[2]冒昧:等闲,仓猝。[3]弗离:不成丢弃。[4]退:让步。[5]亏:缺。
【注释】
[1]玄黄:天刚亮时是玄青色,大地是黄土色。[2]洪荒:深阔浩渺。[3]盈:月圆。[4]昃(zè):太阳西斜。[5]列张:摆列漫衍。
[1]有虞:有虞氏,这里指舜,又称虞舜。上古部落首级。[2]陶唐:陶唐氏,这里指尧,又称唐尧。上古部落首级。[3]周发:西周建国第一个君主武王姬发,讨伐暴君商纣王,灭商而建周朝。
景行[1]维贤,克[2]念[3]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4]正。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知识于一炉,通篇贯以同一思惟,头绪清楚,说话洗练,构思精美。开首的“六合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然征象,包含天文和地理,略论其事,将之作为客观背景,自但是然地顺势将人们引入对社会糊口的阐述,然后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明传统体系讲下去,简明地先容了与人们糊口息息相干的天然、社会、汗青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明中源远流长的做人的事理。团体看来,其文采光辉,娓娓动听,又具知识性与兴趣性,成书后一向作为私塾发蒙的必读讲义。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天下各地,接踵呈现了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版本。
信誉要经得起磨练,度量则越大越好。墨子悲叹红色的蚕丝被染上了各种百般的色彩,《诗经》赞美君子品德高贵,比如羔羊毛色纯粹,始终洁白如一。
【注释】
【译文】
中国当代的都城,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背靠邙山,面对洛水;西京长安左临渭水,右依泾河。
秦朝呈现过《仓颉篇》发蒙书,厥后也呈现过一些发蒙读物,但可读性有限。就是在如许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因文笔美好、辞藻富丽、内容精彩,以是《千字文》垂垂成为《仓颉篇》以后又一凸起的蒙学读物,是其他任何一部蒙学读物没法望其项背的。
【译文】
【注释】
【注释】
《千字文》的成书年代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拔取1000个字编辑成文,用来教诲皇家子孙。周兴嗣绞尽脑汁,用了一夜时候煞费苦心编好了中国教诲史与文明史上的典范之作,是为《千字文》。文章四字一句,压韵整饰,朗朗上口,便于传授和背诵,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可谓训蒙长诗。因为历代书法大师爱好誊写《千字文》,如宋徽宗、赵孟頫等,他们的作品传播很广,书体与气势各别,影响很大,无疑也促进了《千字文》在官方的传播,进步了《千字文》的着名度,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艺术珍宝。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