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督抚天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 衍圣公府(孔府)[第2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谁知门房却道:“回过阮大人,我家老爷他……已经于半个月前故去了。眼下是二老爷家的公子入继了大宗,继任衍圣公的事,我家也和皇上上奏过了。只是皇上虽准了小公子入继大宗,这继任衍圣公的诏命却还没到呢。以是阮大人,眼下我们衍圣公府,倒是没有衍圣公的。”

入得孔府后园,只觉花丛佳木,错落有致,此时已是仲冬,并无花朵绽放,树上也只剩少量枯叶,可花木石径之间,却自是一番精美气象,花木不因石径而混乱无序,石径之间亦自有端方。阮元看了,不由暗自赞叹孔府世家气度,公然与众分歧。孔宪增父子却仿佛已经风俗,并未在乎,眼看阮元走了半日,已有些疲惫,便带着阮元来到一条石径绝顶,眼看这里是个不大的二层小楼,当是书房之属。孔宪增劝阮元临时在此歇息一番,阮元自也应了。

孔庆镕道:“阮伯伯无需自谦,聪明才干之人,我也曾见过的,但到了伯伯这班年纪,可没有人做到学政这般职位,想来伯伯是天赋过人了。恰好,这里有一块新近出土的石碑残片,爹爹看着残片,已苦思了多日,一向不知其出处。阮伯伯既然好学,说不定会看出这残片出处呢。”

孔宪增看阮元观赏已毕,便道:“其实在下也想晓得,这段残片究竟是何人墓志。或许便是我孔家先人,也未可知。只是这残片之上,似无半点言语触及墓主姓名,故而还想请阮学使见教。”

但阮元却想着,这个孩子毕竟是将来的衍圣公,该当本身先问好才对,便走上前来,先施礼道:“鄙人阮元,见过孔嗣公。”

孔宪增点点头,道:“实在府中与朝中清要,向来订交甚多,阮学使既然到了府里,带学使前去观瞻一番,也是我家应尽之仪。至于家中金石礼器,若阮学使有相询之处,我也自当照实相告。”说罢,便带着阮元和乔书酉,前去金石摆设之处抚玩去了。

孔宪增看儿子这番样貌,却也没有指责,道:“阮学使,这作诗之人,确是鄙人所教,可鄙人天赋平平,若只靠鄙人相教,这番词句倒是作不出的。至于阮学使后半句话,却恰是说错了人,也难怪我这孩子,方才略有失礼之态了。”

入得小楼,只见厅西摆着数排书架,上面放满了册本卷轴,东边角落之间放着几幅画作。小楼一层正中,另有一块匾额,上书“唐宋旧经楼”五字。阮元在京中亦曾与翰林中善绘之人来往,对画作略知一二,眼看画上线条甚是美好,只转合之处不免柔弱了些,想来作画之人或是初习绘事,或是年事尚轻,若这些画作是孔庆镕所作,那他已是丹青当中少见的少年奇才了。

墙上各轴,便只要这两首是阮元未见得的,眼看第二首诗中,有“赐花”之句,仿佛不是孔宪增所写,那定是孔庆镕所书了。想到这里,阮元便向孔氏父子作揖道:“是鄙人才疏学浅,不知孔先生精通诗教,亦不知嗣公年纪虽小,作诗天赋,冠绝世人,实在是鄙人失敬。”

孔宪增叹道:“想来彼时先人,也不会在本地为相的。能仅凭这多少字句,便遐想至此,非学问赅博者不能为之。皇上点阮学使做山东学政,当是慧眼识人了。只是鄙人还想晓得,这时我孔府又是哪一代子孙,其间有何事迹,还望阮学使见教。”

阮元眼看这几行残句,自也不能当即便知此为何人,只好凭着本身史学功底,尝试着推演一番,道:“熹平二年,距今一千六百二十年,此墓主彼时年二十七,便英年早逝,实在可惜。但如果由此反推墓主生年,则应是后汉孝桓天子建和元年。生于桓灵之世,想独善其身,自也不易。至于身份,碑中有‘使君君国济民’一句,按后汉之时,此地有鲁国,那此人多数便是鲁相了。建宁二年,鲁相史晨曾留碑于孔府,距此时四年,此人应是史晨以后的鲁相,若如此说来,多数并非圣裔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神级兵王    乡村桃运小神农    狂凤重生:傲娇邪王请自重    (快穿)富贵荣华    荣耀与王座    你非良人,安我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