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见[第2页/共3页]
子歌这才留意到,身后有一以帘幕隔断的小间,既可临街景,又能不动声色地窥望酒楼中静态。帘后有人影动摇,随后,一个身形颀长的男人越出。
卢浚逸唇角含笑,却也没有辩驳。子歌猜想他在背后必然多有夸奖本身,内心暗存感激:“不敢当,安歌只是恰逢知音罢了。”
“妙哉,妙哉!”店东得了点子,乐不成支,倒是回顾向隔壁配房中望去,大声问道,“这位女人赐此佳名,公子可对劲?”
娘的忠告公然字字珠玑,谨言慎行,方有宁日。她本日确不该强出风头,招人耳目,但既已狭路相逢,她便要操纵好这个机遇。
澄江王高湛,当今皇前次子。据传他十二岁而冠,取字季云,能在朝堂论策中独当九儒,言辞锋利。子歌忆起曾在青鸾报中读过,此人还善玩弄权谋,城府颇深,是个短长人物。
一盏茶的工夫,点心很快便端了上来,浅红瓷碗里装的是暗香四溢的糖水,三屉蒸笼里则是光彩饱满的糕点,名字都获得好彩头,金桂飘香、梅红双喜、西子拜月,但格式倒是俗套。子歌尝了尝糖水,口感温和,又似咀嚼花瓣,只觉满口生香,非常冷傲。
“本王既开了这个口,安歌女人在大宴上可别让我绝望。”
每年逢拜月会期,月半居便会推出一道新品,只做短短一月,便会撤去,子歌每年都会来尝,而本年的这份倒是别致。
“那也未免过分俗套了,这词的下阕我才是最喜好的: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子歌扫视了一番来往就餐之客,大多是樱红柳绿的妙人,“这羹汤嫣红讨喜,座中又是才子居多,不如取作‘笑唾檀郎’吧。”
子歌站起家,内心已有应对之策。
他但是在这里,怀想故交呢?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离轩。
子歌这几日为了代替娘前去赴宴,已苦思多时,眼下恰得一良机。她便用心蹙起眉,暴露难堪的神采:“王爷亲身相邀,小女天然深感幸运,只是小女在坊中层次低下,姨娘怕是不信我能获此殊遇吧。”
“公子,那‘笑唾檀郎’便从本日起挂牌月半居了,这位女人,您这桌的单便不消再付了。”店家笑得满面红光,“如此甘旨,想必城中门客定又是踏破门槛呀。”
子歌托腮,看着碗中的甜汤不语。热气蒸腾,携来芬芳丁香气味,舀起一勺,黏稠透亮的羹肴中缀着点点樱桃碎屑,细细咀嚼,红枣的甜味与花香糅杂。
“谢女人赐名,离轩得幸闻之,已心对劲足。”
那人领了命退去,子歌见情意已遂,低眉浅含笑开:“安歌谢过王爷用心。”
“季云兄,安歌女人便是我向你提过的东风十里双璧,之前豫章在乐坊中便多有获咎,此次还是女人部下包涵了,没让豫章当众出丑。”卢浚逸在一旁为她摆脱道。
店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女人聪明,能从食材上去推想。那这道甜品,但是取作一斛珠?”
子歌见他衣容不凡,已是吃惊,又见他辞吐不俗,能以妙手调制如此好菜,内心顿生好感。“小女信口开河。公子能有如此心机,做得适口甜点,实在让人佩服。”
“后日赵府大宴,可有存候歌女人同去?”高湛语锋一转,又问道。这句话正中了子歌的下怀。
子歌仓促赶到时,赵姨娘和红裳也才刚到。大堂中已是满客,她们便在二楼寻了个靠窗的雅座,临窗可见车水马龙,是子歌最喜好的座处。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