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八洞天(14)[第2页/共5页]
奇郎拖延半晌,耳红面赤,不能成对。少顷,子鉴偶尔下阶漫步了半晌,回身来看时,奇郎已对成了。道是:
青衿不把真金使,“寡铜”仍作白童身。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
小人喻于利,悖而出,如不得已,恶可已,则有一焉,无他,曰假之也。但是有同(铜)乎?曰有。如果其甚与?曰然。斯人也,无怜悯之心,非人也。知之者,行道之人弗受;不知者,斯受之罢了矣,比其也,则曰我无事也。斯君子受之,而谁与易之?斯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者,可欺以其方;知之者,执之罢了矣。当是时也,皆蹠之徒也。有司者治之,其为士者笑之。以若所为,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无实不详,不成享也;却之为不恭,岂其然乎?以若所为,于宋馈七十镒,于薛馈五十镒,虽多无益,不能用也;周之则可受,岂谓是与?彼将曰:如用之,其孰能知之?惠而不费,乐莫大焉。君子曰:明辨之,村夫皆恶之;亡而为有,不成得已。现在而后,所藏乎身,多寡同(铜)。如之何则可?曰:是不难。惜乎不能成方员,方员之至(铸)也,夫然后行。
晏敖走来见了此诗,不解其意,只道是训诲门生的话头。哪知附徒中倒有个聪明门生,叫做晏述,即晏子开之子,因子开新迁到这巷中居住,故就把儿子附在晏敖家里,相从晏子鉴读书。此子与奇郎同庚,也只十三岁,却非常聪俊,姿性过人。看了子鉴所题,便私对奇郎道:“先生嫌你家馆地不好,那八句诗取义都在末一字,合来乃是说‘窗槛稀烂,地板穿断’也。”奇郎传闻,便去说与父亲晓得,只说是我本身看出来的。晏敖深喜儿子聪明,次日即唤匠人来把地板略略铺好,烂窗槛也换了。因笑对子鉴说道;“现在窗槛已不稀烂,地板已不穿断,老兄可把壁上诗笺揭落了罢!”子鉴惊问晏敖何故知之,晏敖说是儿子所言。子鉴暗忖道:“不想此儿倒恁般有窍,端的犁牛之子骍且角了。仆人虽不敷与言,且看他儿子面上,权坐几时。”是以广鉴放心坐定。谁想晏敖刻吝非常,只供这一顿早粥,又不肯多放米粒在内,纯是薄汤。子鉴终朝忍饿,乃戏作一篇《薄粥赋》以诮之。其文曰: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