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美人书(9)[第2页/共5页]
香魄似从庾岭化,云容添助绣闺奇。
颖生亦拟赋诗,及见琰作,感喟曰:“好句被卿说尽矣。”
若识临毫意,清风劈面飘。
直上青云在此行,芙蓉夹岸晓江清。
引
上《灞桥柳色》碧桃
碧桃曰:“且姑含忍,以俟新岁,更延老成之士可也。”琰遂寝止。
娇音只合临窗唤,素影偏宜伴月眠。
颖生临别,琰复握手丁宁曰:“君已三冬足用,奚患功名不遂。唯是桃叶之下,慎勿再致淹留。”
足底云轮指上莲,幻踪偶尔寄风烟。
十二峰头岚气青,霓裳摇摆佩丁丁。
岭外蛮花应怨别,吴中绣羽莫争妍。
赛过群葩迥出尘,檀心红影露芳春。
朱氏虽嗤其妄,不能强抑而止。
戚属中有沈媛者,亦安闲讽琰曰:“非是妾辈,乐居妒忌之名。而防微杜渐,决宜估计。盖希宠进谗,巧妇之舌;因新疏旧,男人之心。故常常恩深于未纳宠之先,而情乖于既纳宠以后。其始也,虽极顺从不容,订誓款款,尚难保其情无变动,至老不娶。及至娶矣,虽极严声厉色,防备甚密,犹未免有宠夺恩移之虑。故饮食不容共桌,同寝不准竟夕。任爱婢觉得亲信,谨流派以绝暗偷。夫岂乐于用心哉,特防患于已然耳!今吾姨乃待以姊妹之情,任其专房之宠,是何异太阿倒授,而绿衣黄里之咏,必不免矣!然不唯是也,甫至金陵即置一妾,将来再往招考,保不致继碧桃而更娶者乎!此卓文君之白头咏,不得不作;而苏若兰之回文锦,不得不织也。辱居至爱,辄敢正言,唯姨念之。”
交颈情深只自知,凌风轻唤并差池。
自此颖生志益磊落,日与二姝分题课咏。凡遇牢骚不平之气,靡不托之于诗。
妾今无面重相见,不若金陵且暂留。
莫要心胸妒忌,妻与妾休分尔我。比方一块泥,塑出人两个,那里论情密意浅。总之不在尔,即在我。我若情浓尔亦欢。尔若恩深我岂醋。再将泥打碎,调和塑一个你,捏一个我,虽则别形躯,心肠总一副。郎索欢时,尔也可,我也可,我只带挈你,任你念着我。
后书有“情痴黄洵漫题”,写得字字苍劲,势欲凌霞。小眉喜极,立即持进以示二母。
碧桃尝为小眉制一团扇,属琰写画于上,琰乃仿云林笔意,写作片石孤松,并题五言绝句曰:
羽衣如雪惜知名,幸到吴中斑斓城。
误入桃源今已悔,归心唯忆故园春。
松色青青似翠裙,一拳美石更含情。
郑氏亦说琰曰:“吾闻貌言华也,正言实也,甘言疾也,苦言药也。今张妹以正言进姊,姊之药也。若不早虑,必有后忧。独不诵‘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之句乎?”
彩尝拟《升天诗》十绝,备附于左,其一云:
又一夕,琰令小眉读书,小眉随口而诵曰:“两主独居,郁郁不乐。愿以统统,易其所无。”
点额返来无穷羞,还将闲绪觅风骚。
谢彩者,字五云,秀州谢彬吾之女也。彬吾年四十而无子,乃与妻朱氏往祷于曹王庙。暮归,而朱氏梦一神人,授以白兔,柔洁如雪,兔旁渐有五色云起,冉冉四合,竟环绕于朱氏之怀,遂觉而有娠。及临产之夕,云霞拂户,香气氤氲,直至昧爽,方闻啼响。
其一
颖生看毕,抚髀而叹曰:“岂所谓下第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耶!”即与黄洵相约同归。
碧桃掩面唏嘘,垂泪而对曰:“妾虽侧室之微,颇知事夫之义。况蒙垂恩汲引,没齿难忘,而效节毕生,妾之分也。若以郎死而弃孤再嫁,是乃禽兽不如,岂复有民气者乎!”琰拭泪而抚其背曰:“我固知汝无异心也。”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