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帝后大婚[第13页/共15页]
季延望着元修的神采,沉默很久,抱拳禀道:“大哥,季家人丁薄弱,我自幼……祖父就盼我成才,目送我去戍卫边陲才是他平生所愿,小弟觉得……这才是尽孝。”
凤銮车驾后,扇麾仪仗壮势,属车八十一乘,备车千乘,送嫁仪仗足有八万余人!
季延没有起家,殿门敞着,唧唧虫鸣闹着夏夜,为民气头添了些许烦乱。宫人们不敢跟上去,掌事寺人忧心忡忡地瞥着殿外,瞥着季延,季延却毫无悔色。
暮青一听,敛了气急废弛之色,心中却并不惊奇。姚蕙青要偿还此画,差人送进宫去就是,特地引她前来相见,必不是为了此画。
玉兰初放,满庭清芳,姚蕙青立在树下,琼衣皎皎,仪容淡冶,瞥见暮青,展颜笑道:“都督终究来了。”
礼毕,礼官宣旨,赐殿外将士御筵九盏,步惜欢留在殿内大宴群臣,暮青则先还寝宫坐帐。
步惜欢坐到暮青身边,举杯作邀,只笑不语。暮青也不问,举盏为应,伉俪二人挽臂交杯,抬头共饮。
暮青闻言住步回身,“她倔得很,认准了的事儿谁也劝不住,你要走的事没瞒她吧?”
但姚蕙青一向深居简出,开初暮青觉得她需求调适,可光阴太久,她未免有些担忧,故而想去郡主府看看。
暮青当年离家,恰是六月时节,现在返来还是六月,老院子瓦色青幽,竹丛笔挺,院儿里砖石缝中杂草未生,屋中一应安排皆如旧时。
此行本来只需暮青独往,但步惜欢执意同去告祭,礼官在朝上直呼此举有违祖制,步惜欢只道:“朕乃建国之君,朕就是祖制。”
但谁也不敢违逆凤意,彩娥立即领着宫女们将一应物什都端了出去。
当时在船上,阿青提出放姚蕙青和老熊的家眷过江时,他本该提出放了季延。但盛京之变那日,他有愧于她,她又指了然外公中箭之事有疑,他实在没甚么前提能跟她换人了……恩师年龄已高,本觉得他会抱憾而终,没猜想会有本日的转机。
元修闻言自嘲地笑了笑,“人这辈子,有些事,不为也悔,为之也悔,平生都将刻在心上,至死方休。”
唯有暮青晓得,齐乃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齐,不在于国,而在于家,而这“家”中之人,不但她,另有兄长。
步惜欢噙着嘲笑,目光淡凉如水,指尖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
元修怔住,“……戍边?”
女官唱着吉词,瑞王府的老王妃高氏和杨氏作为嫂子和娘家人扶着暮青坐入帐中,一坐下,就闻声咔嚓一声!
这些年南征北战,一日不得闲,身子累得狠了,现在一闲下来,人就像是歇不敷似的,成日懒洋洋的。恰逢隆冬时节,暑气将至,暮青连胃口也不佳,整天只想歇着,午后倚在榻上,听着蝉鸣蛙声便能睡上一觉,夜里睡得更沉,以往步惜欢上早朝时,她便会醒,现在一睁眼,常常是日上三竿了。
暮青走出内室,迎着初露的晨光朝空荡荡的主屋一拜,朝云秋山一拜,再朝鄂族中州方向外公与外祖母的衣冠冢一拜,而后才在礼官的唱报声中出了暮家小院儿。
谁也没想到,当年英睿皇后切身涉险,助兄复国即位后,为助兄长安定帝位,亦为保两国之盟久固,不吝与夫分离,远居神殿,而成帝竟在英睿皇后功成返国之境遇刺驾崩。玺碎国乱,新帝难挽狂澜,退位献降,当初的南图国土并入南兴,竟成了现在的大齐。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