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篱外的干咳声[第2页/共10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叶承天望着“大医精诚”匾额的影子,桐木纹理在晨光中伸展,刚好罩住药园小径上的川贝母冰纹投影。匾角的铜铃未响,却有山风穿过篱笆,将紫菀的白花、川贝的鳞瓣、麦冬的纺锤形块根,连成串润肺的音符——这些草木在露水里的轻颤,与他方才医案里的“顺时润燥”四字,正应和着《黄帝内经》里“人与六合相参”的陈腐规语。

当第一缕秋阳爬上檐角,采茶女的竹篓里传来纤细的“沙沙”声——是紫菀的绒球花苞在露水里伸展。她起家告别时,竹篓的篾条间漏下几粒川贝母的残鳞,竟在青石板上摆出肺叶的形状,露水顺着鳞瓣滚向医馆门槛,像给这扇门画了道润气的符。叶承天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俄然明白,医者与患者的相遇,何尝不是草木与六合的相逢?那些藏在冰纹里的润肺秘语、露华中的润金精魄,原是天然在骨气的循环里,给每个懂时节的人,备下的最清澈的疗愈之露。

白露后的凌晨,药园的篱笆还挂着未曦的露串,叶承天刚翻开医案上的青布,便闻声竹篓轻叩门槛的脆响。采茶女跨进门时,月红色的衫子沾着几星草尖露,面色润如晨露浸润的梨花瓣,那里另有前日舌红少津的燥色?她的竹篓里躺着几粒带土的川贝母,鳞茎上的冰纹在晨光中泛着幽蓝,竟比采摘时更清楚几分。

当第一缕山风掠过岩壁,朝阳川贝的鳞瓣在光里闪着蜜色,背阴川贝的冰纹在雾中泛着蓝光,二者的影子投在《本草经集注》上,刚好挡住“疗咳嗽,止烦热”的条则。阿林俄然明白,师父说的“看瓣知性”,原是草木在分歧光照、分歧水气里修炼的药性,就像人在分歧的风土里养成的脾气,医者的任务,不过是做个懂草木方言的译者,让长在朝阳岩壁的川贝去暖肺中寒,生在背阴石缝的川贝去润肺中燥,在最贴合草木赋性的应用里,让每味药都成为破解人体暗码的钥匙。

远处的山雾漫进背阴岩壁,背阴川贝的白霜在雾中垂垂融成细珠,顺着冰纹滴入石缝,竟收回清越的“叮咚”声,与朝阳川贝在暖阳下收回的“沙沙”声,构成奇妙的阴阳和鸣。叶承天望着两种川贝,俄然轻笑:“《本草别说》讲‘川贝味甘而补’,却不知朝阳背阴之分——朝阳者得火土之性,故温而能化;背阴者得金水之精,故凉而能润。医者采药,须如老竹匠辨竹:看节知坚固,观色晓燥湿,方能让每味药都找对它的‘病家’。”

药碾子的“咯吱”声混着远处茶园的采茶歌,在诊室里织成张润喉的网。采茶女俄然发明,掌心的纹路竟与川贝母的冰纹、麦冬的块根纹理奇妙类似,那些曾让她痛苦的燥渴,正跟着药膏的渗入,化作药园里的晨露、山颠的云雾、溪谷的清流,垂垂津润着每一寸燥裂的肺腑。而叶承天看着她伸展的眉头,俄然明白,医者手中的草木,原是六合写给人体的情书,每片鳞瓣、每段块根、每滴露华,都是天然藏在光阴里的润喉诗,等着懂的人,在脉息与草木的共振中,读出润燥护肺的千年秘语。

当第一缕秋阳漫过药园,川贝母鳞茎上的冰纹垂垂隐去,却留下愈发浓烈的清润之气。叶承天望着檐角吊挂的紫菀绒球,俄然明白,白露的川贝母为何最能润肺:它吸的是晨露的清冽,承的是秋金的收敛,长的是肺叶的形状,保持成的冰纹,都是六合遵循人体肺络的走向所绘。这味草药的每道纹路、每滴露华、每瓣分鳞,原是天然在骨气的暗码本上,写给燥秋肺脏的,最和顺的润养诗行。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创世至尊    爱你,执迷不悟    梦想为王    西安悬案    神武百年    帝少的心尖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