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中的牛膝根[第3页/共10页]
叶承天指尖轻捻那片嫩芽,露水顺着叶脉滚落在他掌纹里,凉得沁人:“柏叶经冬不凋,得北方水精之气,而这开春头茬的嫩芽,恰是阳气初升时的‘木火之苗’。”他俄然翻开案头泛着靛蓝书衣的《令媛方》,泛黄的纸页在风里翻动,停在“肾主骨,其华在发,柏叶通肾经”那行朱砂讲明处,指尖划过笔迹时,案上的柏枝嫩芽正巧抖落片鳞甲,暴露底下新绿的叶尖,如同应和着古籍里的规语。
说话间,一只花鼠从腐叶堆里窜过,带起的碎叶扑在当归芽上,嫩黄的叶片悄悄颤抖,却始终未伤分毫。阿林望着两种截然分歧的新芽,俄然明白师父为何总说“草木如人,各有本性”——石缝丹参像山中硬汉,筋骨里藏着开山的力道;腐叶当归似深闺淑女,柔肠中系着养血的温情。药园的阳光此时正斜过篱笆,给岩石缝镀上金边,为腐叶堆撒下碎银,而那些带着分歧“出世地”印记的草木,正在这方六合里,冷静发展着属于本身的药性,等候懂它们的人,将山川的精魂,变成疗愈的良方。
叶承天踩着结着薄冰的石阶上到山顶时,天光刚泛出蟹壳青。背阴处的残雪尚未化尽,却被他用竹勺舀进粗陶罐——那雪水滤过松针与苔衣,在陶罐里晃出细碎的金鳞,冰碴子碰撞时收回碎玉般的清响,恍若太行山脉在晨光里悄悄呵出的一口气。罐底沉着三枚云台山暖土块,形如老茶饼,大要还留着客岁暮秋采药时裹着的山泥,指腹摩挲能触到精密的气孔,仿佛地火余温仍在土脉里悄悄流淌。
说话间,岩缝深处传来纤细的“咔嚓”声,又一道裂纹从牛膝根茎底部绽放,冻土块“噗”地崩落,暴露更深处的须根——那边竟缠着几星云台山的红土,像是大地在草木根系间埋下的火种。阿林俄然想起客岁冬至,师父在药王庙埋牛膝根的场景,现在面前的野牛膝,何尝不是六合亲手炮制的良药?它扎根岩缝,以霜雪为引,以地火为媒,在寒与热的夹缝里,将十年工夫熬成一味能劈开冻瘀的锋芒。
山风掠过谷底,卷着残雪扑在牛膝叶片上,冰晶碰撞收回细碎的响,却见根茎处的冻土又裂开道缝,新排泄的水珠顺着朱砂色断口往下淌,在岩面上画出道淡红的痕。阿林伸手触碰根茎,凉意从指尖窜到肘弯,却在逗留半晌后,觉出皮下有股细流般的暖意逆着寒气往上涌——就像春日溪水初融时,冰层下埋没的温热泉眼。
案前碾药的叶大夫搁下药碾子,起家时青布长衫带过一摞泛黄的医书,砚台里的松烟墨还冒着热气。他指尖先探了探樵夫腕上的脉,凉得像浸过溪水的石头,再覆上那青黑的膝头时,指腹清楚触到皮下僵死的筋络,如同冻在冰层里的树根,硬邦邦地缠着骨节打弯。窗外的山风又起,卷着残雪扑在窗纸上沙沙作响,药炉上的沙锅咕嘟冒泡,蒸腾的水汽漫过樵夫紧蹙的眉峰,将他眼角的皱纹洇得更深了些——那是被山月与霜雪几次雕镂过的陈迹,现在正跟着膝盖的抽痛,在晨光里微微发颤。
回身时袍角扫过靠墙的柏木堆,数十根新伐的柏木带着山野的贫寒气味,叶承天俄然立足,目光落在枝梢那层薄如蝉翼的晨露上。“阿林,去挑顶梢带‘龙鳞苞’的。”他话音未落,小药童已踮脚够向木堆高处,晨露顺着柏枝滑落,在青砖上砸出点点水痕。被选中的柏枝斜斜横在药案上,鳞片状的叶苞刚裂开半道裂缝,鹅黄色的嫩芽正顶着晶亮的露水往外钻,像是春阳在枝桠间埋下的火种,尚未完整迸发,却已透出股锐不成当的朝气。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