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三[第10页/共15页]
吴任臣按:“《骈雅》曰,牛四角人目,日诸怀。《事物绀珠》曰,螈似牛三足,怀似牛四角。”[2]
高句丽壁画墓多绘有日月神像,表白其有日月星晨崇拜。高句丽五盔坟四号墓“日月神绘于北角二层抹角石上,人首蛇身。日神居左,男相,披发,双手捧日轮于头上,日中有三足鸟,月神居右,长发女相,双手捧月轮于头上,月中有蟾蜍。”长川一号墓后室藻井顶部绘三足鸟(日神)、蟾蜍与兔(月神)和北斗七星图。
《新唐书·传记第六十》:“更筑于龙驹岛,有白龙见,因号应龙城。”
《楚辞·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历?鮌何所营?禹河所存?”
刑天原是一个知名的巨人,他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另有一说以为,刑是割,刈的意义;天是首,即头的意义)。
本篇先容了应龙,赤鱬,灭蒙,鸣蛇,钩蛇,天马,天狐,辟邪【貔貅】,刑天,赤眼猪妖,当扈,青鸟,比翼鸟,烛龙,犼,长右,朱厌,诸怀,兕,飞廉,三足乌二十一头异兽。
如《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旬日”;《山海经·外洋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旬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便是对旬日神话传说的记叙。
《偃曝馀谈》记录:犼形如兔,两耳背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犼溺着体即腐。
当扈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山海经》中记录:“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
《云笈七签·纪传部》:“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下女袄,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土羌兵,驱应龙以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传说为管理大水而劳累得“股无肱,胫不生毛”的大禹,他的夫人涂山氏之女就是九尾白狐。
朱厌,一种当代凶兽,出于小次山。据《山海经·西山经》记录:“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宋书·乐志》:“应龙夜乌由道何来直子为乌奚如悟姑尊卢鸡子听乌虎行动来明吾微令吾”
《淮南子·览冥训》:“乘雷车,服驾应龙。”(高诱注:“应龙,有翼之龙也”)
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文殊广法天尊骑狮子,普贤真人骑白象,慈航道人骑金毛犼。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春秋元命苞》曰: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其偻呼也(偻呼,温润发展之言———原注)三足鸟的出处考据:战国与秦朝的铜镜上有三鸟环日图,汉朝瓦当上有绕日飞翔的三鸟纹,并且在汉朝画像石《羿射九日》图中描画的栖息于扶桑神树上的也是三足金乌,可知这在前民气目中皆是对三足乌最为活泼的表示。高句美人对三足乌的这类崇拜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有表现。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