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首相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即便杀两个总督也不济事[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漕运总督、河道总督连袂向工部呈报的禀帖,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尚书朱衡的手里。朱衡展读,大惊失容,忙叮咛司务:“备轿,本部堂要去内阁通报。”

“高超不高超不敢说,敢直面冲突是真的。”高拱凛然道,“据实定策,不袭故套,自会找到前程!照以往的做法,出了事,惩罚一批河道漕运官员,来年仍然如此,这不是体例!此事,待朱衡、潘季驯实勘后再议。”

“那本年漂损二十余万石,河道总督该不该撤职?”高拱反问。

“与高阁老事前所料完整符合!阮巡抚奏本这一两日必到。”舒化以必定的语气道。

高拱正在兴头上,被朱衡一搅,顿时火起,沉着脸道:“大司空一贯老成慎重,本日何故慌镇静张!”

“按例是要撤职的。”朱衡答,“即便下吏,也难辞其咎。”

李春芳叹了口气,道:“漕运不畅,漕船漂损,年年如此。嘉靖年间,黄河已是频频决口,忽东忽西,靡有定向。进入隆庆朝,黄河水患更加严峻,河道浪荡越加频繁。黄淮河水涨,漕河入闸之水自北往南而流,年年渐增,岁岁为患,只是本年丧失比前两年委实大了些。”他表示朱衡落座,命侍从看茶,又问,“那么大司空,工部拿个对策出来吧?”

“喔!”赵贞吉抢先道,“兵部这些年没有好动静可报了,本日有何好动静?”

“河道总督撤职,换谁来做?”高拱问,不等世人回应,就接着说,“访得江西巡抚潘季驯是国中数一数二的治河名家。我意用他总督河道。但不能像平常那样,让谁做总督,就换成谁那套体例。”他起家踱了两步,“大司空,本年的漕船,待水势下去,设法运京;但今后如何办?这等事,坐而论道不可,你和潘季驯要到一线去,亲身实地踏勘。若能拿出分歧的计划更好,若不能达成共鸣,各拿一个计划出来,廷议一次,集思广益,以利决策。”言毕,不容世人再说话,即挥挥手道,“大司空,就照这个意义办吧!”待朱衡辞出,高拱对阁臣道,“国度有两大困难,圣怀为之忧者,一则北虏,一则漕运。费钱最多,物力性命丧失最重!却如同人陷泥沼,越是卖力,陷的越深。此二患不除,国力不复振,隆庆之治无从谈起!”

“喔呀!要上史册的!据实定策,不战和解,若非新郑力为主持,必将用兵,竭数省之兵粮,胜一自相仇杀之夷人,甚无谓!凭此,先人就不能不目新郑为良相矣!”赵贞吉感慨道,他一竖大拇指:“新郑,这事,老赵敬佩你!”

朱衡道:“此类事年年碰到,不过乎清淤疏浚。”

世人都不再言语,兵部职方司郎中吴兑兴冲冲地出去了:“诸位阁老,有好动静!”

“呵呵,”赵贞吉一笑道,“不消等他们返来,老夫就晓得会是甚样成果。”

“呵呵,玄翁终究能够安枕了!”张居正镇静地说,“只是,俺答老酋和赵全,怕是睡不着觉咯!”

“新郑――”李春芳以语重心长地口气说,“这都是几十年堆集下来的老关键,几任在朝者都束手无策,我辈不比前任高超多少,还是渐渐来吧!”

“漕运总督该杀!”赵贞吉怒不成遏,大声道。

朱衡顶撞道:“赵阁老,责备下吏无能,下吏不敢辩;责备下吏对付塞责,下吏不敢受。高超如赵阁老者,拿出高招来,下吏不效死力落实,就请赵阁老革下吏的职!”

高拱一扬手道:“有些事当断则断,有些事却不能等闲点头,所谓欲速则不达是也。对治河、漕运,我辈实不熟谙,亦无良策。若只听一面之词,决策必将草率。不如让各方都参与其间,即便相互辩论也是好的,择善从之嘛!”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大唐:李二逼我娶长乐    玄黄之始    桃运青年    姝玉满京华    我的支付宝能赚钱    绝世战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