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辞世[第1页/共3页]
按当朝例,凡一品大臣过世,由圣上决定是否授谥。而正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注1现在林如海以二品的官职,受“文正”的谥号,这但是天大的恩情。也是以,即使林家只剩下个女公子,却有很多人上门记念。
仍旧是那条大运河,两岸的景色也并无太大的窜改,黛玉临窗而坐,心中倒是比三年前更加凄苦。当时她虽没了母亲,心中哀思难抑,好歹家中另有父亲,总算有个依托。又兼年纪还小,想得未几,只是舍不得父亲,又对京中外祖家充满了猎奇。
只是几日来,她的泪水就未曾断过,又是水米不能进,急煞了紫鹃雪雁等人。每日除了汤药,便是参汤。只是这些汤水也是喝不下去,只喝几口便又要吐了。几人轮番劝说,黛玉仍旧不肯回房安息,白日里只在上房坐着抄经籍,入夜后便跪在灵堂前守灵。
这回有了林姑父到处提点,贾琏放佛瞥见了当年二叔对珠大哥的教诲,父慈子孝,不过如是。
黛玉这两个月来一向伴跟着老父,每日持汤奉药,还要与他说话解闷,只为了让父亲能够早日病愈。那年母亲归天之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再加上这三年客居贾府的糊口,黛玉更加不想落空了父亲这个最后的依托。
因林如海本籍姑苏,便还得送灵回姑苏,只在扬州停灵满四十九日罢了。原也不算甚么,这点子事儿贾琏天然能对付的来,何况另有林升等人从旁帮手。可恰好林mm这模样,让贰内心焦急。
只是多数时候,林如海还是跟女儿谈天说地,尽量教她一些事理。后宅事件上他不懂,想来在贾家有岳母大人操心也不消他操心,他能叮嘱的,多数还是些办事之道和保养之法。他的身子愈发沉重,已经上了折子,现现在就只是赋闲在家,每日疗养罢了。固然如此,如海还是觉着时候不敷,另有很多话未叮咛,只是这身材真的是每况愈下。
贾琏可管不了这么很多,林姑父每日几句话,总能让他获益很多。贾赦本就是个胡涂人,贾家的家学又乱的很。贾琏现在那点花花肠子,都是跟贾珍他们混闹出来的。虽说在外头驰驱的时候长了,也摸出一些门道来,但也不过是些外相。而林如海所言,倒是大半辈子的经历之谈,更多的是宦海宦海中无声的斗争。他固然胸无弘愿,也不希冀像林姑父如许官居要职,只是总归在都城里头走动,多学点是没有坏处的。
在这扬州一地,林如海这位兰台寺大夫兼钦点两淮巡盐御史能够说是江南的土天子,是全部江南宦海争相追捧的工具。虽说是树倒猢狲散,然林如海自有一套为官之道,与扬州的浩繁官员私交甚好。且又有圣旨到,钦赐林如海谥号“文正”。
黛玉从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只是父母的遗物总该留个念想。母亲留给她的东西多数都在上回进京的时候一起带着去了,现在就只剩下父亲留给她的书。她也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天然不肯讲这些贵重的残本古籍随便扔下,又怕下人们毛手毛脚的把书画给碰坏了,是以竟是拖着不堪孱羸的身子,亲身清算了。最后满满铛铛清算了两箱子出来,这也已经是精简过的了。
贾琏提早跟黛玉说了,让她将要带的东西清算出来,到时候便从姑苏直接回京。再者扬州林府倒是官邸,能停灵四十九日已是上头的恩情,从今再不能住了。新任巡盐御史听闻就在路上,不日便要到扬州了。
姑苏之事一完,贾琏便带着黛玉回京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