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页/共3页]
莺儿在中间奉侍着,见状忙上前搀扶,又赶着拿帕子为宝钗拭泪。
但是不管如何说,有薛蝌于堂前再三质询,有贾母、王子腾夫人这些有诰命的贵妇在旁做见证,宝钗今后以后,就算和薛家离开干系了。今后薛家繁华贫贱,与宝钗无关;宝钗生老病死,与薛家无关。
薛家家中并无德高望重的长辈在京,薛阿姨反倒是最大的管事人,虽宝钗只是一个女儿家,但这等大事,除了贾母、王子腾夫人等前来做见证外,到底还要薛家本姓人出面的。薛蝌作为薛家在京除了薛蟠外的独一男丁,不得已充当了这个角色。
薛家家风,是女子底子不必上宗谱的,故而此事以后,只消写信回金陵,向宗族中人略加知会便可,倒也简朴。
姚埋头中很看不起贾府里凑分子的小家子气,当下便道:“凑甚么分子?没得让外头的人笑话。莫非我还替她备不得一份嫁奁不成?”
姚静听了这话,却也是心中一动。她同孙穆替宝钗策划嫁给冯渊的事情时,就一向想着该知会黛玉一声,只是先前没想到薛阿姨会是这般态度,比及想遣人告诉黛玉时,却已经没那么轻易了。此时王熙凤既然提起,姚埋头机微动,策画着用这个当口,让宝钗再见黛玉一面,有甚么本来难以出口的衷情,此时也该说出来了,不然将来天各一方,岂不是人生憾事?
薛阿姨仿佛恐怕宝钗忏悔普通,吃紧走到她面前,就了她的掌心,悄悄拍了三下,算是成了“三击掌”之誓。前人击掌为誓,是慎重其事,发誓永不背诺的意义,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接连三击掌,更是慎重其事中的慎重其事。薛阿姨自小长在王家,王家家风女孩家都不必识字,故而一定晓得击掌为誓的渊源,但是她常日里最喜看戏打发时候,此时效仿了来,不免洋洋对劲。
到了最后,薛阿姨不免肉痛得要死,看着剩下的几千两银子并两家铺子,非常可惜。实在她暗中狐疑姚静白手套白狼,但她本身又何尝不是白手套白狼呢?她将绸缎庄随便交给宝钗的时候,那铺子才多大范围?现在竟成为都城数一数二的绸缎庄,自是宝钗从中励精图治、苦心运营的服从,现在反被她轻松摘得。
王熙凤也道:“恰是这个事理。纵使宝女民气气高,看不上这五十两银子,也能够在分开时拿了这银子摆几场酒,热热烈闹地同姐妹们告别一场啊。”本来自贾母晓得宝钗自择冯渊为夫婿后,虽未明言,但贾府高低自有默契,都晓得今后便不能再和宝钗来往,以免自降身份。黛玉为了再见宝钗一面,大着胆量和探春同谋,恳求王熙凤出头。不然王熙凤那般夺目,向来都不肯违逆贾母情意的,如何会在这个当口说出这类话?拿了银子摆酒尚在其次,为的不过是探贾母的口风,但愿她默许探春、黛玉等人同宝钗再见一面,依依话别。
薛阿姨听世人如是说,早就黑着一张脸,若非这是在薛家,她是主母,的确就想拂袖而去了。
王熙凤心中一惊,面上却笑得欢乐:“恰是呢。老祖宗最是善心的。这般再好不过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