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忘年之交[第2页/共2页]
不过幸亏有邓艾和石苞,越骑营的平常练习无需曹亮来操心,颠末几个月的时候,越骑营的练习根基上也步入了正轨,马队练习也有模有样,固然不敢说和骁骑营的马队能比拟,但最起码在内行看来,也没有多大的别离了。
此次曹亮到来,又给马钧带来了很多新的创意和灵感,不管是攻城车、冲车还是投石车、床弩,曹亮都按照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定见,让马钧是如获珍宝,一一记下,然后再停止研讨改进。
曹亮固然对机器方面并不精通,但在后代好歹也看很多见的多了,这个期间的机器粗陋简朴,底子与后代没法相提并论,曹亮提出来的很多见地,确切是具有划期间意义的。
高桥马鞍不过是一块前后高翘中间的凸起的木头罢了,双边马镫也不过是在单边马镫的根本上增加一个罢了,并没有多少的科技含量在内里。但这两种马具,倒是实实在在进步马队战役力的大杀器,一向到五胡十六国的末期,鲜卑人才将这两种马具正式地设备于军队,从而也让中原汗青进入到了鲜卑期间。
如果曹亮现在把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造出来,估计用不了几年的时候,便能够流行天下了,且不说司马家那边会抄袭,就连北边的五胡诸夷都会跟进。胡人本来就是强于马队,如果让他们再获得马鞍马镫,那么对中原百姓而言,将会是一个恶梦,乃至五胡乱华的悲剧会提早上演。
以是曹亮只能是按压下本身心头的打动,将改革缔造的动机给掐掉,只要等将来前提成熟以后,再去考虑了,现阶段,也只能是遵循最浅显的体例来练习越骑营。
在马队的扶植上,曹亮是有着很多成熟的设法的,比如说能够大幅晋升马队战役力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比如说在马鞍和马镫设备以后培养出来的弓马队以及满身覆铠的重马队。
但马钧却回绝了,称他在北邙山住得惯了,不想再回到充满浊气的洛阳城,曹亮便派人给他重新补葺了屋子,将马钧所需的尝试物品全数搬上山,别的还安排了多名的学徒,给马钧当动手,同时也服侍马钧,毕竟马钧年龄已高,身边没几小我照顾,那可不可。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