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八洞天(18)[第1页/共5页]
正说间,颜权回家来了。生哥亦即辞归,把这段话奉告王保。这边冶娘也把生哥的话,对颜权说了。大师叹异。
夫人传闻,问道:“我闻小娘子的母亲尚在,如何说幼丧二亲?”生哥忙转口道:“夫人听错了。妾自说幼丧父亲。”夫人道:“我如何会听错?你方才明显说幼丧二亲。莫非你不是程孀妇亲生的?可实对我说!”生哥暗想:“花公是个有交谊的人,我今就对他夫人实说来源,料也无妨。”因叉手向前说道:“夫人在上,当初我父亲蒙花老爷厚恩,本日在夫人面前怎敢坦白?但须恕我极刑,方才敢说!”夫人道:“又奇特了!我与你家素不了解,我产业初有何恩?你本日又有何罪?”生哥道:“乞夫人屏退摆布,容我细禀!”夫人便叫女使们退避一边。生哥先说本身男扮女装,本不当直入阁房,因不敢违夫人之命,勉强出去,罪该万死。然后重新至尾,把改装出亡的原因,细细告陈,并将老婆冶娘的委曲根由一发说了。夫人听罢,非常惊奇。便请花黑出去对他说知其事,叫与生哥相见,花黑亦甚惊奇。
次日,王保来见颜权,商讨联婚。颜权慨然应允。在众邻面前,只说程家要台官为婿,须家要存奴为媳。央邻舍里边一个老婆婆做了媒人,择下谷旦,先迎生哥过门。王保把屋后墙壁打通了,两家合为一家。邻舍中有几个轻浮的,胡猜乱想。有的道:“十四五岁的后代,一贯原不该教她做一处。本日替她联了姻,倒也稳便。若不然,他们今后竟本身攀亲起来,就不雅了。”有的道:“程孀妇初时要女儿削发,如何本日又许了须家的台官?想必这妈妈先与须客人相好了,现在两亲家也刚好配了一对。”王保由他们猜想,只不睬他。光阴敏捷,早又过了两年。生哥已是十七岁,冶娘已是十六岁了,颜权便替他择吉姻。拜堂时,生哥仍旧女装,冶娘仍旧男装,新郎倒是高髻云鬟,娘子倒是青袍花帽,端的好笑。但见:
体学夫人字美,文兼幼妇词芳。纤纤柔翰谱瑶章,不似儿郎笔仗。雅称君家花貌,模糊冶女风景。若教换衣作宫装,奉引昭容堪况。
闭户谋禋祀,孤儿泪涌潮。畴前未识爹名号,向来错把娘亲叫。穷民如我真无告,若没个苍头相保,纵遇春秋,一陌纸钱谁讨?
纵使逼真非常巧,二亲形像怎临摹。
那日,冶娘也对颜权说,要祭奠父母灵魂。颜权买些纸钱及祭品安设在家,本身往双忠朝里烧香去了。冶娘闭上了门,单独一个在室中祭奠先灵,吞声饮泣。也有一曲《江儿水》,说那冶娘此时的痛苦:
徒向着土堆前线酒,恨未曾写真容留作记。纵则向梦儿中能相会,痛杀我昧平生怎认伊?想当初两月间无知识,到现在十年余空泪垂。除非是起死复生,一双双学丁令还灵也,现原身使我知。
三灭相真金亦是假诗曰:
幼女私设祭,吞声泪暗潮。纸牌不设魂来否?望空默祝灵间否?改装换衣亲知否?伯道不幸无后。愿把裙钗,权当儿郎消受。
看官传闻,人若存了一片忠心、一团义气,不愁天不佐助,神不劝灵。试看奴婢、宦竖尚然如此,何况士大夫?《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以是这段话文,名曰《劝匪躬》。
孤儿触景泪偏多,尔有母兮我独无。
君如欲与为兄弟,愿我真为男人身。
王保闻得生哥佳耦都在墓所,便也于未到差之前,备着祭礼,到墓前来设祭。当时王保冠带在身,及到墓前,即呼从人:“取青衣小帽过来,与我换了。”生哥问道:“这是何故?”王保哭道:“我王保当初受主母之托,庇护幼主。本日特来此复命。若顶冠束带,叫墓中人那里认得?”生哥传闻,不觉大哭。王保换了衣帽,向冢前叩首哭告道:“仆人主母在上,小人王保昔年在姑苏城中时,因急欲归报主母动静,未及收残仆人尸首。及至主母身后,小人又仓猝庇护幼主,避罪而逃,也不及收殓尸首,又不及至墓前一拜。本日天幸,得遇恩赦,小人才获得此。向蒙皇天赐乳,仙翁庇祐,我主仆二人得以存活。今幸大仇已报,小仆人已谐婚配,又得了官职。未识仆人主母晓得否?倘阴灵不远,伏祈照鉴!”一头拜,一头说,一头哭。从人见之,尽皆下泪。也有一曲《红衲襖》为证: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