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八洞天(17)[第2页/共5页]
等闲不肯到人家,只恐藏头又露尾。
自此,王保独处庵中。弹指工夫,看看已及五载。当时北朝正值海陵王为帝,尹大肩升做京营统制,甚见宠幸。米家石求他荐引,也得授皇城大使之职。二人遂巴结上意,劝海陵广选官方女子以充后宫。海陵准奏,即差二报酬采选使,先往蓟州一起选去。凡十三岁以外,十六岁以内者,皆在所选。二人奉了钦差,遂借端索诈官方贿赂,有钱的便免了,没钱的便选将去,非论都会村坊,搜求殆遍。又大张布告道:“圣旨到日,即停止官方嫁娶。”因而,人家有女儿的,无不哭哭啼啼,惶恐无措。王保见了这些风景,心中暗忖:“我家这假女子,幸亏那道人先领了去。若还在此,本年恰是十三岁,正在选中,却怎地支吾?”恰是:
王保行乞,过了数日。忽一日夙起,才走出那双忠庙门,只见一个道人,皂袍麻履,手持羽扇,徐步而来,看着王保说道:“你且慢行,我有话对你说。”王保见那道人生得清奇古怪,童颜白发,飘飘然有神仙气象,便立住了脚,问道:“师父要说甚么?”道人道:“我看你不是行乞的,这庙中也不是你安身之处。我传你个法儿,教你不消行乞何如?”王保道:“如此甚妙。但不知师父传什法儿与我?”那道人不慌不忙,去袖里取出个小小盒儿,递与王保道:“这盒内有丹药一粒,名为银母。你可把此盒贴肉藏好,每朝可得银三分,充足你一日之用。”王保接了,忙跪下拜谢。道人道:“你且休拜,可随我来。”王保便抱了生哥,跟着道人,走过半里多路,到一个茅庵门首。门上用锁锁着,道人取钥匙来开了,引王保入内。说道:“这里名留后村。此庵是我盖造的,庵中锅灶碗碟、床榻桌椅之类都有。我今将往别处云游,这庵竟让与你安身。七年以后,我再当来相会也。”言讫,回身出庵便走。王保再要问时,那道人行动如飞,转眼间已不见了。王保看那茅庵两旁,右边倒是空位,左边有一带人家。再入庵内细看时,倒是两间草房,内里一间排着锅灶,内里一间,设着一张木榻,榻上被褥都备。榻前摆列木桌木椅,桌上瓦罐内,另有吃不尽的饭。王保非常欣喜,这一日就不消出外乞食了。当晚有几个邻舍来问道:“这茅庵乃是两月前一个道人来盖造在此的,如何本日倒是你来住?”王保道:“便是那师父哀怜我没处居住,故把这庵儿舍与我住,他自往别处云游去了。”众邻舍传闻,也便由他住下。王保过了一夜,次早开那丹盒来看,公然有白银一小块在内。取等子称时,恰重三分。自此每日用度不缺。
当时官府正行文各村落访拿王保及生哥,幸亏他已改换女装,又变了两只大乳,因得安然无事。
一样希奇古怪事,变难相反幻不异。
霜飞如舞雪,电走似驱风。
孺子更不回言,只用手一推,颜权跌了一跤,蓦地惊醒倒是南柯一梦。伸手去嘴上一摸,公然有三绺须髯,约长尺许,须根里尚觉有些酸痒,好生奇特。直至天明,又真见有一件青衣并鞋袜在地上,一发惊怪。起家拜谢了神明,当场上取了青衣并鞋袜,走出庙门,料道嘴上有了须没人认得他是寺人了,大着胆向前行去。走不上数步,忽闻路旁有哭泣之声,颜权看时,倒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子,坐在地下哭泣,虽则敝衣乱发,风韵却甚不凡。颜权问其来源,女子初时不肯说。颜权用好言再三慰劳,女子方才说道:“我乃蓟州玉田县人氏。父亲廉国光,官为谏议大夫,因直言忤旨,身被刑戳,产业籍没。近又有旨收妻女入宫。幸我母亲向已亡过。我被统制尹大肩拘捉,与所选官方女子一齐封置第宅。今众女奉旨放回,各有父母领去,唯我无家可归,流落在此,以是哭泣。”颜权听罢,想起昨夜梦中之言,又想廉谏议的忠节可敬,又想起本身客籍也是玉田县人,正与此女同亲,我当设法救她。当下便算出一条战略,领着这女仍回身至双忠庙里。先把本身的来源低声诉与她听了,因对她说道:“我和你都是避罪之人,我昨梦神人教我本日救一小我,想就是你了,我今欲救你,你当认我为寄父。但你既是罪人之女,未经赦免,出头不得。昨夜神人赐我男人衣履一副,想要教你女扮男装,方保无虞。你今就改扮了男人,与我同业何如?”那女传闻,忙起家拜谢。颜权叫她拜了神像,把青衣鞋袜与她换了。问她叫什名字,本年几岁了?女子道:“我小字冶娘,年方十三岁。”颜权道:“我今呼你为儿,把冶娘去了两点,改名台官罢。”冶娘欢乐领诺。恰是�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