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五色石(7)[第2页/共5页]
昔为西席,今作半子。三载囹圄,误陷鼠牙雀角;一年锋镝,争看虎步龙骧。重耳配霸姬,本是蒲城一罪犯;文王逑淑女,曾从羑里作囚夫。面前荣辱信无常,久后起伏自有定。
工夫敏捷,来生不觉在狱中坐过三年。那胡知县已任满去了,新知县尚未到任。此时正值江南边腊反叛,朝廷敕命张叔夜为大招讨,领着梁山泊新受招安的一班人马攻破方腊。那方腊弃了江南,领败残兵马望浙江一起而来。路经桐乡县,县中合法缺官,其署印衙官及书吏等都预先走了,节级、禁子亦都不见,狱门大开,狱中罪犯俱乘乱逃出,囹圄一空,只要来生一小我坐在狱中不去。方腊兵马恐官军追袭,不敢逗留,连夜往杭州去了。随后张招讨领兵追来,到县中暂驻,安辑群众,计点堆栈、监狱,查得狱中众犯俱已脱逃,只要一个坐着不去。张招讨奇特,唤至军中问道:“狱囚俱乘乱走脱,你独不走,倒是何意?”来生道:“本身原系墨客,冤陷法网,倘遇廉洁上官,自有昭雪之日;今若乘乱而走,即乱民也,与寇无异。故宁死不去耳。”张招讨听罢,点头叹道:“官吏人等,若能都似你这般营私守法,临难不苟,天下安得乱哉。”因详问来生犯法启事,来生将上项事情并被刑屈招的事细细报告。张招讨遂取县中原卷细心重新看了,便道:“当时问官好没分晓,若果系他谋死妇人,何故反留红履自作证据?若没人赶他,何不拾履而去?若非被逐心慌,何故自落井中?且妇人既系刀伤,为何没有行凶东西?此事明有冤枉,但只恨没拿那两个和尚处。然以本日事情论之,这等临难不苟的人,前日决不做这歹事的。”便提起笔来,把原招尽行抹倒,替来生开释了前罪。来生再拜道:“我来法现在方敢去矣。”张招讨道:“你且慢去。我想你是个不背朝廷的忠臣义士,况原系读书人,必定有些见地,我还要细细问你。”因而把些军机计谋拜候来生,那来生问一答十,应对如流。张招讨大喜,便道:“我军中正少个参谋,你可就在我军前功效。”当下即命来生脱去囚服,换了冠带,与之揖让而坐,细谈军事。
这天争夸快婿,前日竟然罪囚。
当下来御史收了状词,叫巡捕官把曾小三押着到了衙门。发放公事毕,带过曾小三,细问了委曲根由。便差官到县,提施惠卿一宗卷案,并原呈众邻里赴院听审。次日,人犯提到,来御史当堂亲鞫,细心推究了一回,俄然问道:“那商氏丈夫去后可别有人到他家来么?”众邻里道:“并没别人来。”来御史又道:“他家常日可有甚么亲朋来往惯的么?”曾小三道:“小的是贫民,虽有几个亲朋,都冷淡不来的。”来御史又叫施惠卿问道:“你常日可与甚么人来往么?”施惠卿道:“小的单身独居,并没有什人来往。”来御吏道:“你只就还债吃酒搬家这几日,可曾与什人来往?”施惠卿想了一想道:“只还债这日,曾请一个化缘和尚到家吃过一顿斋。”来御史便问道:“这是哪寺里的和尚?”施惠卿道:“他是城外宝应寺里出来募缘修殿的,就在小人住的那条巷口搭个草厂坐着募化。小的初意原要把这三十两银子舍与他去,以是请他吃斋。后因代曾小三还了债,便未曾舍。”来御史道:“这和尚现在还在那边么?”众邻里道:“他已去了。”来御史道:“几时去的?”众邻里道:“也就是施惠卿搬家这早去的。”来御史听了,沉吟半晌,乃对世人道:“这宗案也孔殷难问,且待他日再审。”说罢,便令世人且退,施惠卿仍旧收监,曾小三随衙听候。自此来御史竟不提起这件事,冷搁了两个月。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