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页/共3页]
到底还是年纪轻,太子在席面上毕竟未能忍住,将前些日子在景和宫遇见过的几家似是告状般十足提了出来,一股脑儿说完以后,却见得母后与大姊仅是笑而不语,不由得急着言道:“那几家承爵的子孙没一个是好的......都是....都是配不上大皇姐的!”
那位戚郎中轻甩了两下左臂衣袖,一步一个足迹跟着胡屠户去了东屋,半晌过后复又出来,在屋门口对着胡屠户轻声叮咛:“白叟家醒了,但背面三日不成劳累,还需好生歇息,忌油腻。待我归去配了草药,按着剂量给这儿送来,胡大叔留步。”
姐弟二人对着金刚皋比鹦鹉逗玩了半晌,又跟着时候一道去延福宫存候,陪着皇后用晚膳。
景和宫后院静悄悄的,侍立于湖心亭不远处的数十宫人,一声不吭地躬身候着。柔嘉无声叹了口气,瞻仰中天明月,耳边异化着两人分歧的嗓音:
“我返来了。”
景和宫有一处后院,小桥流水、奇花异草。
“禀太子殿下,”景和宫掌事李嬷嬷稳稳跪了,呈上泥金薄本子:“荣国公府薛氏、忠顺侯府窦氏、骠骑大将军府裴氏三家进献之物俱已列清,还请太子殿下过目。”
每日午间小憩过后,柔嘉总会沿着河道浅水,在后院中安步散心。
接过泥金薄本子,一眼扫下去大多是女子所用的钗子、镯子、耳坠、步摇之类头面金饰,唯有三样物件令得太子扬了扬眉毛……百年书仙苏璨之真迹‘柔娘词’、前朝大乐工嵇无病之孤本‘求鸾曲’、千里南山颠峰之精华‘雪玉青’。
崔良一声不吭地又磕了三个头,随即站起躬身给太子带路。
“麟儿,宗令晋王昨日给你父皇递了折子,说是该为你早些选定驸马。”
“麟儿已到适婚之龄,你父皇昨夜与我议了几门将相世家,又说晋王的折子里,尚长公主的乃至另有外藩王族。”
偶然太子课业结束得早,便会过来陪柔嘉说话解闷。虽说年仅十二,可血浓于水,太子打心眼儿里明白本身的远亲姐姐心中不欢愉,非常不欢愉。
“众卿家实在一片赤忱~~”将手中泥金薄本子递还给李嬷嬷,太子对柔嘉笑着说道,“皇姐乃纯粹龙子凤孙,与天人无异,臣下如此之敬慕,如果父皇母后晓得了,许是既畅怀又无法……”
胡屠户如何说也是个堂堂七尺壮汉,经常宰杀牲口的天然手劲儿不小,何况现在又心慌意乱更是手上没个轻重,可如此力道却并未拉动那位‘戚郎中’摇摆半分,但听这郎中小哥儿温声安抚:“胡大叔莫急,且带路与我去瞧瞧那位白叟家。”
这一日,太子命贴身小内侍姬祥提溜儿着番邦刚进贡来的一只金刚皋比鹦鹉,在景和宫门外兴趣冲冲下了肩舆,瞥眼瞧见三顶茶青小轿规整停摆在角落处,便扬了扬眉毛,慢悠悠问道:“本日是哪家进宫谒见皇姐?”
沐春山庄冬暖夏凉,是个修生养息的好地点,太子神驰之下又自知须每日读书不得同去,虽说心中些许失落,但还是大赞母后贤明。
跪接太子台端的乃是景和宫总管寺人崔良,但见他恭恭敬敬叩首回话:“禀殿下,本日是荣国公嫡孙女、忠顺侯嫡次女及骠骑大将军嫡妹这三位进宫,谒见主子问安来的。”
“大姊这才回宫多久?就有嚼长舌头的敢来几次叨扰了!”太子一声嘲笑,“就那些个借着世袭祖荫的软脚草包还妄图着作我皇室大驸马??真是痴人说梦!胆小包天!!”
坐着肩舆行在平坦甬道之间,见得彻夜月光甚是洁白,柔嘉返来换了衣裳即命宫人将书房那架古琴摆在了后院凉亭。也不必嬷嬷、姑姑们跟着服侍,她单独一人于湖心亭中操琴,开首清楚是悠远清扬的曲子,可转圜之下竟然无形透出了淡淡思念哀伤......待得柔嘉回过神来,发觉本身的眼角无声潮湿,已然没有了弹琴的雅兴。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