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所求一佛心耳[第1页/共3页]
“这便是人言事理都懂,讲得剔透,仍然求不得一朝顿悟吧。”
“禅宗有言佛性本具,遵循此语,这天下万事万物皆有可成佛嘛。啧啧,这禅宗教义啊,大过边了。长安啊,你就自个儿在这悟吧,为师没这个慧根,睡会儿去咯。”念珠这句话说完,便从素真和尚手腕上消逝不见,再看它时,它已飘到了那颗老槐的一根枝丫上挂着,竟是上树睡大觉。
宇文破默不出声,持续翻看手上的《班书遗策》,明显是默许了符复的话。
郭茂一番苦心没白搭,白焰门的看家本领就是寻觅炎极之地,以是没用多久,郭茂就带着余树春和胡燕燕找到了这处周遭数千里炎气最胜的大火山。
但杀力一说取决于小我修为,如果修习《百杀经》的修为更强,那杀力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只是在划一修为下,剑修的杀力还是要强上一点。
念叨到这里,素真和尚俄然长身而起,囧囧双目目视老槐,哈哈一笑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今我见老槐是老槐矣。”
素真和尚不再俯视着老槐树,而是盘腿坐在树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素真和尚听得一愣,发笑道:“徒弟你这性子,还真是直指本心。”
话音刚落,高大富强的老槐树似被一阵强风吹来,枝叶之间飒然作响。
“相传,古时候百丈寺后山有一野狐岩石,五百年来,有一堕于野狐身中的老者每日在此自问:大修行者还落因果吗?老者自答曰:不落因果。是以五百年不得摆脱。一次大法师开堂讲法时,老者化为人形,前来听法,大法师点化曰:非是不落因果,而是不昧因果。老者顿悟、遂褪去狐身,得以摆脱。吾辈修行不易,一着不慎,便困囿于心,若此生不悟,毕生不得大道也。”
而在这九川以内,一面庞大、光滑如镜的峭壁上,闪现出一副气象不凡的光影丹青。丹青上鲜明就是一座迷你形的九川银河奔腾而去,在入海之处九条大川轰然砸落,泥沙俱下的奇景!
三人来到这火山口,从庞大的火山口往内里看去,入眼便是岩浆翻滚、烈焰滚滚,好像天国普通可骇至极。
不过就算杀力弱一些,冲着这天下最胜的杀气名头,天下修者对《百杀经》也无不趋之若鹜。要晓得,在争斗中,那浓烈的杀气能从很大程度上震慑到敌方。
这里是一片广漠无边沿的草原,放眼望去,视野所及,便是天苍苍、野茫茫的绚丽风景。
“我师讲悟字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焉动容,视通万里、在理而妙、意在言外。我念佛第三年,乃成寂然;我念佛第五载,方有所凝虑;我念佛第十个春秋,略有所思;我念佛至二八之数,至今无有动容,知是修行不敷,无有所悟而至罢了。”
“多谢徒弟!”余树春重重朝郭茂一拜,脸上闪现出坚毅之色。
“祖师有言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求,却不言这佛心从何所得?道家有三关道心、道尘、道冲,三关过直入大道。佛门亦有佛心曰畴昔心、现在心、将来心三心堪,堪破亦能到达此岸。但不管佛、道,都求的是一个悟字,偏生能悟之人何其少也。”
“哈哈,徒弟说的是。不过徒儿念了这么多年的经,还是最喜念这《百丈清规》呢。”素真和尚笑道。
但是三人却都毫无惧色,就连浅显的牵牛巷少年余树春,没有任何修为在身,面对这平生之所未见的伤害之地,脸上也都是安然自如。
“今我以一颗小巧心,十数载每日经文浸礼,辅以日夜健体强身,铸就金刚琉璃身,六识七窍尽为所闭,缘求不过一佛心耳罢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