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青铜药壶之谜[第2页/共9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十五岁那年,玄舟第一次随祖父进山采药。雪后的青城后山,他在绝壁边发明株遭雷劈的杜仲,树皮开裂处排泄的胶液竟呈龟甲纹状。"遭雷劈的草木,得六合交泰之气。"祖父用银刀取了最内层的韧皮,放进青铜壶里,加关中丹皮、蜀地川芎,在壶底火门扑灭松针火。三炷香后,药香穿透雪雾,竟引来数只山雀啄食壶边药渣——这是《令媛方》里"太一神精丹"才有的药魂之兆。

老郎中靠近细看,发明落款四周的铜质微微泛红,像是被某种药气浸润千年:"家祖说,真人铸壶时会在落款处滴入本身的指尖血,让药壶感染医者的生息。"他的手指抚过"邈"字未收的笔端,俄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龟甲纹里的留白,是给后代医者改方的余地。当年真人用赤焰石煅紫石英,碰到梅雨季就会在桑皮纸里加茯苓粉,这便是'活口'的真意。"

东方天涯出现蟹壳青时,老郎中俄然解开腰间的革带,青铜壶坠地的声响惊飞了梁上燕。"叶传授,这壶在我家传了十三代,现在该让它回到真正懂火候的人手里。"壶身撞击青石板的闷响中,叶承天瞥见壶底的"山"字形火门与空中的砖缝重合,恰如真人当年在云台观画下的煨药方位图。

写到"观天察地,因材施煅"时,叶承天的手指无认识地摩挲着壶身铭文。那边的风化笔墨在晨露中微微潮湿,暴露底下孙思邈的真迹笔意:"火非一端,有地火、有天火、有人火,善用者能令草木金石,皆含六合之仁。"他俄然明白,昨夜老郎顶用赤焰石煅紫石英时,用心让松明火在壶心构成左旋气流,恰是暗合《周易》"地火明夷"之象,让矿物药在煅制中吸纳坤土之德、离火之明。

光绪二十年,蜀地发作"寒痹症",患者腰膝冷痛如坠冰窟。玄舟背着药壶走遍三十六峰,发明平常附子、肉桂疗效不显,直到在天师洞后殿,瞥见香灰堆里的龟甲纹与药壶纹路重合。"真人说'药借火威,火凭药灵'",他突发奇想,将附子用银杏枝煨烤,丹皮用川芎汁淬过,放入壶中,以北斗七星状摆列炭粒,哄动壶底"悬壶火"。当青色火苗从火门窜起时,药壶大要的龟甲纹竟收回微光,映得他左额胎记如活物般跳动。

老者悄悄抚摩壶颈,当指尖划过足少阴肾经的附子纹时,壶底火门俄然透出微光,将十二道药草图投影在空中,竟构成完整的人体经络图。叶承天晓得,这不是浅显的铜锈纹路,而是《令媛方》引经药的活态传承——龟甲先生临终前,必然把本身毕生对药性的体悟,都融进了这十二道纹里,让每个触摸药壶的医者,都能顺着纹路,摸到孙思邈当年采药的指模,触到千年医道的温热脉息。

叶承天的目光落在老者左额的胎记上,俄然想起秘柜里那幅《孙思邈悬壶图》,真人衣袂间的纹路,竟与老者的胎记、药壶的龟甲纹构成奇妙的照应。他取来本身的黄铜钥匙,悄悄切近药壶的火门,钥匙环上的银杏叶纹俄然与壶身的某道裂纹重合,青铜大要回声闪现出一行小字:"火非外求,存乎医者之心;壶非器物,乃古今续命之舟。"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活色生香    绝处逢生:靳少慢点追    全球冰河时代,我举国建造雪国堡垒    首席老公轻轻来    苍穹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