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花锄旁的眩晕影[第2页/共1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东风穿过天井,将医案上的纸页翻得簌簌响,最后定格在“顺时和中”那页——墨迹未干的笔迹间,不知何时落了片桃花瓣,刚好挡住“中”字的悬针竖,构成“草木为针,六合为引”的妙象。药园里,白芍与柴胡的影子在青石板上交叉,时而如医者诊脉的手势,时而似患者伸展的眉梢,终究化作道温和的光带,通向木门以外的桃林。

“明日此时,”叶承天将晒干的白芍花系在她发间,“这花会替您守着目窍,就像您顾问花苗时,竹竿会替新枝挡住暴风。”花农摸着鬓角的花瓣,俄然感觉眼周有团暖意悄悄流转,与腹中的药汤遥相照应——本来这“以根润目,以花醒神”的妙法,向来不是医者的首创,而是六合借由草木的形状,早已为世人备好的息风之术。当春分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落在她逐步清澈的双眸时,那些曾被风阳扰乱的视觉,正跟着白芍花的五瓣,重新编织成适应天时的生命韵律。

药雾漫过雕花窗棂,院角的白芍苗正伸展对生叶片,如太极双鱼在东风里游动,叶片上的晨露滚落在柴胡根旁,收回“滴答”轻响,与药罐里的沸腾声应和。花农饮下半碗后,眩晕感竟如退潮般减退,腕间的震颤也随之止息,低头见碗中药渣的摆列:柴胡梢指向百会,白芍片护住期门,当归须缠绕太冲,仿佛一幅立体的肝经养护图。

药泥里的桃花粉跟着体温垂垂硬化,透出的淡红渗进老茧,竟与花农皮肤下的青脉走向重合。她盯着艾条上跳动的火星,俄然想起惊蛰夜嫁接碧桃,因漏对齐构成层导致接穗枯萎,现在三阴交穴的温热,好似当时遗漏的关头步调,终究让气血在经络里找到了符合点。医馆外的桃花瓣穿过篱笆,打在新抽的白芍苗上,收回“簌簌”声,与艾条燃烧的“噼啪”声应和,恍若草木与人体的经络在春光里合奏。

“再看这味天麻,”叶承天从竹匾里拈起块纺锤形的药材,大要的横环纹清楚如年轮,“生在背阴岩壁,得水土之精,状似枯藤却能定风,《本经》称其‘主恶气,久服益力量’。”他将天麻靠近她颤抖的指尖,药香混着桃胶的贫寒,竟让那不受控的五指微微一滞,“您脉弦细如丝绦,恰是肝血不敷、风阳上扰之象,比如桃枝新抽却少了老干搀扶,得用天麻的‘静’来制这‘动’。”

白芍根与柴胡梢:

草木的阴阳应和

叶承天的指尖已捏着那截刚用过的白芍根——根茎大要的纵纹还沾着药汤的黏性,断面的“菊花心”在阳光里泛着淡红,像枚天然的平肝印章。当根块轻抹过她眼眶四周时,花农先是感到眼轮匝肌猛地一跳,继而有股清冷顺着足少阳胆经伸展:“《令媛翼方》说‘肝开窍于目,柔肝先润目’,”叶承天手腕轻转,白芍根顺着眼眶骨缘滑动,根须的弧度刚好贴合她眉棱骨的凸起,“您看这根茎肥硕而不僵,恰是借了土气的柔润,来息肝风的燥烈。”

竹筛里的白芍花跟着热气浮动,五瓣时而伸展,时而轻颤,好似人体肝经气血在药气指导下重新归位。花农望着本身逐步清澈的视野,俄然想起惊蛰夜嫁接时,月光下的桃枝在风中摇摆,而现在眼中的天下,竟如被白芍花滤过般洁白——那些曾让她眩晕的光影颠簸,正跟着花瓣的伸展化作春泥。当她将手浸在温凉的花露中时,花瓣的绒毛轻掠过指腹,竟比任何眼药都更贴合,那些因熬夜育苗而生的红血丝,现在也像被晨露浸润的花苞般收敛。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云边有个小卖部    家有妖妻    商武之神    网游之三国大帝    火影之没落武士    大明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