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茶篓里的湿痒痕[第1页/共1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草木的湿毒应和

草木清湿的导管术

采茶女盯着蒲公英的根须,俄然想起腐败夜蹲在老茶树下,露水顺着树疤滴在脚踝,构成的水痕竟与这根须的走向不异。叶承天的指尖划过她腕部的太渊穴,那边的脉象濡数如茶釜中翻涌的浮沫,与蒲公英茎秆的中空构成奇妙共振:“湿郁化热,热生风动,”他指着绒毛球上的茶末,“就像新茶焖在竹篓里发酸,湿热顺着脾经下注,才会痒如蚁行。”

采茶女抿着薏米茶时,舌尖先触到麸皮的焦香,继而漫上公英汁的清冽,两种草木之味在口中完成了一场皮腠与血脉的对话:白鲜皮的辛散如茶刀撬开紧压的茶饼,公英汁的凉润似山泉水冲泡新茶,炒薏米的甘淡则像晾晒后的茶叶,带着阳光的温度。腰间的药膏此时已与皮肤贴合如第二层肌理,白鲜皮的菱形裂纹对着带脉,公英汁的绒毛指向血海穴,在暮色中构成幅隐形的活血图谱。

医案翻到末页,公英泥敷脐的记录旁,他特地绘了株盛开的蒲公英——绒毛球的五角星影与人体湿疹区的表面一一对应,吸湿孔的汁液化作点点星光,恰是采茶女梦境中带走湿热的“小伞”。阿林清算药柜的响动从暗处传来,陶瓮开启时溢出的土茯苓香,与公英的苦辛缠绕上升,在“湿去热孤”四字上方聚成小小的云团,“让药气融入采茶的平常,”他笔尖轻点云团,“才是孙真人‘天人合一’的真意。”

当叶承天用着花前公英的茎秆在青石板上画出“清热”二字,用结绒球公英的绒毛拓出“利湿”二字时,两种草木的汁液在阳光与树影中交叉,竟构成“刚柔并济”的太极图。阿林俄然晓得,这人间从没有万用之药,只要善辨之时——就像采茶女的湿疹需结绒球的公英,正如热毒疔疮离不开着花前的公英,医者的妙手,不过是让草木在最成熟的时候,绽放出最符合人体的疗愈之光。

院角的蒲公英在雨雾中伸展,茎秆直立如银针,叶片呈莲座状摆列,叶缘的锯齿对着她小腿的湿疹区,每道缺刻都精准如医者下针的角度。“您看这叶,”叶承天用竹刀轻刮叶片后背,“大要的蜡质层能挡露水,却让湿气从叶柄渗入根部——”他将叶片贴在她发烫的血海穴,凉润的触感混着苦香,“正如用药要‘清热而不伤脾’,蒲公英的根能利湿,花能清热,全草皆是谷雨时节的醒脾良药。”

晌午的药园浸在淡金色的阳光里,蒲公英的绒毛球在青石板小径上投下细碎的银斑,像被揉碎的月光撒在腐叶土间。阿林蹲下身,指尖刚触到绒毛,那些轻巧的冠毛便乘着轻风升起,在他掌心留下极细的痒感,恍若草木在偷偷通报谷雨的私语。“师父,为甚么谷雨的公英特别能止痒?”他昂首望向正在晾晒白鲜皮的叶承天,鼻尖漫着蒲公英的苦香,混着远处茶园飘来的炒青气味。

雨生百谷的申时:

雨滴渐歇时,药园的蒲公英与地肤子在骄阳下伸展,绒球的种子已在潮湿的红壤中扎根,五角星果实的棱角上凝着新的露水。叶承天晓得,下一个关于湿热与清利的故事,早已藏在公英的吸湿孔里,躲在地肤子的棱角间,等着与下一名排闼而入的患者,续写人与草木的千年共振——就像现在,石缝里的白鲜皮正抽出新根,用菱形的裂纹,在东风里刻下六合与人体的新左券。

谷雨与草木的和解

公英汁是新榨的谷雨公英,青绿色的汁液混着绒毛,在瓷碗里荡出藐小的旋涡。叶承天将白鲜皮粉调入汁中,两种草木的精魂相遇时,裂纹粉末竟在汁液中伸展成网状,好似采茶女腰间的血脉在药气中重新连通——膏泥敷在血痕处的刹时,她俄然吸气,凉润的触感混着苦香,像山涧的泉水漫过晒烫的岩石,瘀滞的血痕竟如被露水浸润的茶芽,缓缓伸展。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食味生香    绝世药奴    长生十万年    万道仙师    都市狂仙    超神学院之大日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