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冰湖上的寒膝影[第1页/共17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叶承天将熟地与附子并置案头:前者的糖质如枢纽液的重生,后者的冰裂如命门火的迸发,在晨光中构成“阴阳双补”的活体图谱。“熟地补肝肾之阴,附子振命门之火,”他指向火塘上的陶罐,熟地的甜香混着附子的辛辣,正跟着蒸汽在医馆内游走,“就像冰湖的坚冰下藏着温泉,熟地的阴柔里裹着阳热,此乃《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具象。”

“问得好。”叶承天取来两份药汁,三蒸的汤色如虎魄,九蒸的如陈年黄酒:“三蒸是‘阳生阴长’,借柳木火的轻扬,引熟地的阴柔之气上浮,补虚劳如东风化雪;九蒸是‘阳杀阴藏’,经桑木火的重灼,逼出熟地的燥性,留其通络之力,破瘀阻如破冰的渔叉。”他俄然指向老槐树的年轮——三蒸的熟地裂纹间距如年轮的春纹,九蒸的如秋纹,“蒸晒次数,实则是在摹拟阳气的发展保藏,让熟地的药性随天道流转。”

写到“肉桂心温命火”时,锡罐里的冬至肉桂俄然在影象里闪现:朱砂色的髓部在月光下泛着离火之光,纵纹如脊髓的神经束,与熟地的龟裂纹构成“水火既济”的活体图谱。叶承天记得肉桂入汤时,油珠在沸水中聚成膝枢纽的表面,“肉桂心引火归元,”他提笔疾书,“如破冰船犁开冰湖的航道,让熟地的阴精随阳气蒸腾,此《周易》‘水火相射,坎离交泰’之象。”

搁笔时的药园浸在淡金色的晨雾里,骨碎补的羽状叶片正抖落最后几粒雪晶,冰晶坠在熟地根旁的腐叶土中,惊起几星冬眠的药香——那是骨碎补的石气与熟地的土气在冬至后的初次私语,雪粒熔化的水痕沿着块根的龟裂纹蜿蜒,恰如足少阴肾经在人体髓海的循行轨迹。叶承天望着这幕,俄然想起老渔民掌心的熟地“肾”字,本来草木的每声细响,都是六合在续写护命的药典。

熟地块触到皮肤的顷刻,老渔民膝盖的僵冷感如春雪遇暖般剥落,他清楚地闻声枢纽间隙传来纤细的“滋滋”声,像是冻裂的滑膜在糖质的浸润中重新粘合。“像是有团化冻的雪水渗进了骨缝里!”他的手掌按在鹤顶穴,触到熟地的糖质在体温下垂垂熔化,构成层半透明的膜,“昨夜在冰湖上跪久了,就觉着骨头缝里结的冰碴子,这会儿竟化成了暖水。”

冬至的阳光穿透冰湖的坚冰,将粼粼波光碎成金鳞,透过木窗棂投在医馆青石板上,刚好映亮药柜上的熟地标本——块根的菊斑纹在光影中伸展,与老渔民昨夜留下的鱼网印记堆叠,恍若冰湖的水精与熟地的精魄在晨光中完成了次能量的交代。骨碎补叶片的影子落在竹简医案上,“观象制方”四字被切成羽状,好似草木在替医者注解天人合一的真意。

药汤入口的顷刻,老渔民俄然轻颤——温热的药液如熔化的阳光,顺动手太阴肾经流向膝府,熟地的甘润在骨髓腔里游走,将解冻的枢纽液一点点硬化;肉桂的温热化作无形的手掌,揉开经络的瘀滞,附子的辛润则像信使,沿着筋腱唤醒每处甜睡的枢纽。他望着碗中倒映的火塘,瞥见熟地的块根与本身的膝枢纽垂垂重合,那些曾被冰湖渗入的寒,正跟着药汤的热力,化作膝头的暖意。

叶承天接过骨碎补,鳞片的冰裂纹与掌心的劳宫穴完美符合,根系的走向如鱼网的经纬,将少年指尖的紫痕悄悄覆盖。他俄然瞥见药囊底部垫着的熟地膏,糖质在高温中绷成琴弦,与鹿骨胶的骨纹构成“填精补髓”的共振——前者如蜜润髓,后者如甲护骨,恰合《神农本草经》“血肉有情之品,草木无形之精”的至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财阀和尚,宠宠欲动!    [快穿]当男配掰弯男主    步步逼婚:总裁非你不宠    教主无礼    宇宙大事件    世界之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