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修真九要[第1页/共3页]
理决并重第七要。仙道贵实,理决并重。修之于身,以身观身,二者不成偏废,方得大道之门,与道为一,悟道成真。
……
“小修士?小修士能阴到我?”不提还好,一提人影愈发暴怒,元炁一震,两人之间间隔已然不敷五百米。
本来如此!纵以元玄真人之资质,闲坐十余载亦未能有涓滴进境,古来多少修炼士,成仙得道有几人?终不过天然之道矣。李煦宁再一次发觉道法天然之首要。
李煦宁也恰是看出此点,才当机立断甩出雷鞭。
此时已至七点,天气早已暗下来,加上滨江别墅区并无多少住户,倒也没人重视,李煦宁运起元炁于双腿之上,运转起那刚修习不久的腾空虚度,速率突然晋升一大截。
关掉电话,玄真将凌薇唤了过来:“凌薇,明日宁宁会来寻你一齐去插手个集会,可筹办一番。”
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道者,尊者用也。法者,智者用也。术者,能者用也。器者,勤者用也。
李煦宁双目闭合,细细咀嚼一番,只觉身心镇静,忽有所感,调息凝神入虚无,神随炁行,沿任督二脉扭转不断,完成一次合适“奥妙机”标准的周天。
“宁宁,何事?恰是如此。好,我会转告的。”
经心穷理第三要。穷理尽性,乃至于命。吾自幼穷究实理,阅尽经藏,厚积薄发,方臻至天人合一。
内功内行第一要。在内为功,在外为行。古之贤人,必先明道。古之贤人,必先积善。未有不明道而能圣,未有不积善而能贤。然欲希圣必先希贤,若欲成道必先积善。品德两用,表里相济,圣贤之学业得矣。
“长辈师父道号元玄,这是其相片。”李煦宁取出崇光,虚点几下,作势递给这玄色大氅人影。
大抵阅过一遍,《五行神通》映入视线。只来得及看到一燃火术,寝室内俄然响起一阵凄厉之音。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前人皆谓之天下罕见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耐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博览群书,游历半世,始晓得也。故提吾修真之纲领,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
李煦宁阅至于此,心中了然,本来仙留白叟便是元玄真人,那这修真九要自清朝便有传播也就说得通了。可恐有曲解之意又是为何?随即按捺心机,持续阅之。
但是,坏了套路的李煦宁俄然发难,元炁灌入崇光,一道红色雷鞭刹时甩向人影,同时左脚轻点,将《寻道条记》撩起,掉头便朝着窗户撞去,逃入天井。
道简守中第六要。大道至简至易,至精至徽。至道不繁,少则得,多则感。修炼以守中为要,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过分不及,阴阳偏盛,均易伤丹,故守中为要,这就是真火候。
明显是个老油子,见的李煦宁如此境地,猜测其师来头定然不小,语气也是放缓了些。
见事不妙,李煦宁终究取出雷击枣木法印,变更元炁转化为火、土两系元炁,两条相互胶葛的赤、黄双龙自人影头顶虚空轰但是下。
性命双修第九要。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命者法也、息也、气也、形也、功也。二者同修可生长生之道也。
“呼”轻呼一口气,收功站定,李煦宁徐行行至窗前,凝目而望,心中叹道:小周天于本日终究打通,也算了了个心结,如此那启事便暂不去思考,待得境地晋升,自会晓得。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