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才[第2页/共2页]
秦穆一抬手,道了声久仰。
这句话一说,只听草庐以外,传来一声喝采之音。
那李宁打发了船夫,携着那少女一起往成都外一处小村行去,不过半路,就遇见了一个极其机警多言的小童,三人并行半日,就看到一人正等在村中,不是那早前的白衣人是谁?
此时他却与一名白衣男人相顾泪眼,俱是不知如何开口。
周淳道:“我这里另有很多琐细事要办,约莫最多有旬日风景,我们便可启程。燕儿有老母在堂,只好临时阻他肄业之愿了。“燕儿听了他师父不要他同去,便气得哭了起来,周淳道:“你不必如此。不管仙佛豪杰,没有不忠不孝的。
此人恰是将将落入蜀山地界的秦穆了,只见他仿佛有些赧然,亦是拱手一礼,答道:“鄙人秦穆,久闻峨眉风景甚是秀美,特来旅游,不巧路过贵所,偶然之间听到三位也要登山,不由留意了一二句,方才听到这位身着白衣的兄台所言甚是有理,情不自禁才说叫了一声好,惊扰二位了。”
此人恰是暮年间江湖上赫赫驰名的齐鲁三英中最为年长的一名,名叫李宁的,尤擅剑术,几近是独步江湖。
燕儿便是那前来驱逐的小童了。
这是从巫峡溯江而上的一只小舟。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中只要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单寒;别的有一个行囊甚是沉重,仿佛内里装的是铁器。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昂首看人,目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白叟。那女子年才十二三岁,出落得非常斑斓,依在老头子身边,低声下气地指导烟岚,问长问短,闪现出一片天真与渴念。
“这是我那恶劣的女儿,自幼被我宠的有些不晓得礼数了。”
更可骇的是,她身上的天命。(未完待续。)
他目光在李宁还是逗留在兵器上的右手逡巡半晌。
李宁不由有些讪讪。
那白衣人在此地已然数年,从未见过这么一人,心知并非本地人,但看他双手空空,背后又无甚行李,心中也是迷惑。
酬酢过后,四人方才提及别后诸事,自是一番感慨,两人俱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妙手,此时不由得提及了这后辈的技艺。
秦穆还了半礼,开口对李宁道:“兄台真是养了个好美玉。”
此时的蜀山地界,恰是清朝初年,康熙年间。
明末的战乱将将落下帷幕,那四川天府之地,暮年间颠末端乱匪,清兵的残虐,生民十不存一。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