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美慈善观比较(1)[第1页/共4页]
王牧笛:有点项目制的感受。
王牧笛:以是,你看网友开打趣说,你要让中国的富人去裸捐,还不如直接让他私奔算了。
由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结合建议的“捐赠承诺”行动,2010年9月来到中国。这一行动自2010年6月建议,至今已有40位亿万财主承诺把本身的过半财产捐募给慈悲奇迹。此中盖茨佳耦承诺把大多数财产用于佳耦俩创办的慈悲基金会,而巴菲特筹算只留本身财产的1%。这一“捐赠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一种品德束缚,富豪们能够用肆意体例停止捐赠。按照建议人盖茨和巴菲特的估计,该行动将有能够筹到6000亿美圆善款。目前已经呼应的40位亿万富豪中,仅一名华裔,不知巴菲特的中国之行是否能获得更多回应?
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明、社团文明。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度。但中国人如果出了甚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类小单位的认识实在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干系的。
李银:不但是老百姓。
郎咸平:不过也不要攻讦富人。叫我们捐99%,我们也不会捐的。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
王牧笛:对,以是在中国有一个奇特的征象,很多寺庙都是富可敌国。并且这些捐给寺庙的钱是能够免税的,这就是在分歧的宗教传统的影响下,分歧的民族,或者分歧的国度对财产观的分歧的了解。构成美国当下精力的一个核心,叫新教伦理与本钱主义精力。这个所谓新教伦理实在是18世纪中叶,美国一个闻名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对清教徒精力的一个概述,它的意义是说,我们要冒死地挣钱、冒死地省钱、冒死地捐款。
王牧笛:比来,美国的媒体把比尔・盖茨称作比尔・盖茨2.0。甚么意义呢?意义是说,退休以后的比尔・盖茨富丽回身,开端做慈悲了,是一个进级版的比尔・盖茨。但是我们发明一个题目,就是在美国做慈悲仿佛不但是企业家行动,有点像全民行动。这个要就教传授,美国人如何那么热中做慈悲呢?
郎咸平:但是美国的富人也有天生的罪过,也有原罪的题目,但是这个原罪,是基督教给他定义的原罪。全部基督教文明对财主是仇视的,是以,渐渐演变出一种甚么样的思惟呢?我们也查了质料,就是钢铁大王卡耐基1889年在一个叫做《财产的福音》的书内里说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热诚”。但是,我们想的和他完整不一样。另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唯有奉献社会才气去除心中的无私,使得人类灵魂的巨大之处获得束缚”。你要晓得,这些实在都是《圣经》内里一些话的翻版,你能够设想到《圣经》对他们影响有多大。
郎咸平:你方才讲的这个清教徒很成心机的。比如说,有个英文叫做WASP,翻译成中文就是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的后嗣,就是17世纪坐“蒲月花”到美国去的那些清教徒。这些清教徒干的就是你说的这类事。这些清教徒的后嗣都以他们的先人,也就是当年坐“蒲月花”来到美国的那些报酬荣。在英国殖民地期间,美国没有任何的社会救济,也不能抽税,因为它还没有宪法,以是美国人的社区如何办呢?他们就相互帮忙。这类所谓的社区文明,就是会赢利的人拿本身的钱来帮忙本身的朋友。
郎咸平:对,这就是全部美国文明的传承。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