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网游之黄巾乱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颍阴荀氏[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哥,据我所知,荀彧、荀攸仿佛就是颍川颍阴人,我们是不是去刺探一番?”雷啸羽俄然问道。

老者在门口将黄粱三人高低打量了一番,见其个个头裹黄巾,俄然眼露寒芒,朗声喝道:“尔等黄巾蛾贼,扰得天下大乱。本日竟敢到我荀府门前喧闹,好大胆量!速速走开!”

“二哥,你这个别例必定行不通。荀家的名誉不止显于士人,因为乐善好施的启事,这四周的乡野百姓也必然非常敬慕。我们如果绑了荀氏族人,恐怕要引发民愤。”雷啸羽道。

黄粱看这行军速率,心知夜幕来临之时也一定能出颍阴县境。幸亏颍川境内黄巾叛逆发作之时非常狠恶,昔日郡县官兵多已望风而逃,沿途未遭受甚么禁止,至于朱儁兵马除了留守颍川治所阳翟的以外,应当尽数追击波才去了。李当现在早已先行探明,火线颍阴县城并无守军,不过城中并不像其他县城破败式微,反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按李当的话说,便是值得前去劫夺一番。

“管他那么多!先找到人再说。如果肯从了我们,皆大欢乐;如果不肯承诺,干脆把他们全族都给掳了。”杨顺逸急吼吼道。

这番话说不上慷慨激昂,也谈不上甚么醒世名言,但闻者无不心底震惊。世人本非生而做贼,本也是百姓出身,或受苛捐冗赋,或逢恶吏凌辱,这才投身承平黄巾。何曼、周仓各自想起赃官行动、豪强嘴脸,心下也是惭愧不已,不由对黄粱又是恭敬几分。

黄粱淡然笑道:“我知大师目睹颍阴富强之地,心猜粮食必定充盈,如果劫夺一番,少说也能得粮万石。但大师可曾记得‘天公将军’昔日奉黄天初志?又可曾记得承平道为何物?承平道,乃是黄天百姓之道,所行之事是要换得天下太安然宁,是要求得百姓衣暖饭饱!方目前廷污我等为‘蛾贼’、‘黄巾贼’,莫非我等便要将这贼名坐实,果然行贼匪之事?本日如果打劫百姓之粮,兼并百姓之妻,我等与那些赃官贪吏又有何异?来日又有何人还肯投我黄巾,还谈甚么承平之道?”

“神马?这处所另有这类猛人?!黄毛,要有这等绝世谋臣,我们可不能错过啊,如果找到了,绑也要把他绑走!”杨顺逸听得荀彧荀攸名号,当下一拍桌子,站起来惊叫道。

周仓所部粮草早尽,本就成心劫夺一番,当下忍不住道:“不知黄兄为何下此军令?现在我麾下没有半分粮食,全仗大哥布施,弟兄们才不致受饥。眼下恰是补粮之时,如何竟要舍弃?”

颍阴荀氏,名誉起于荀淑。荀淑为战国大儒荀况十一世孙,因操行高贵,学问赅博,且办事朴重,明于管理,被称为“神君”,连当时的天下名贤李固李膺都尊其为师。荀淑有八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并有才德,被称为“荀氏八龙”,名满天下。而荀彧便是荀绲之子,至于荀攸则是荀彧的侄子,但他却比荀彧还要年长六岁。

此人莫非就是荀彧荀攸中一人?几人也吃不准荀彧荀攸的年纪,只是胡乱猜想。

这荀府固然也占地颇宽,但府中房屋非常粗陋,从外一眼看去,不过是平常百姓家的模样。门前也无仆人保卫,大门开敞,从门外可见天井内只种着几株弯曲折曲的松柏,并无其他装潢。院中有个石桌,一名中年人正襟端坐,正自凝神旁观手中竹简。

待安设好士卒以后,黄粱三兄弟在衙内闲谈起来。

“荀彧荀攸?三弟如果不提,我还真给忽视了。不过荀家身为士家大族,‘荀氏八龙’更是名满天下,他们俩作为荀家后辈,如何能够投奔黄巾?”黄粱听得二人名号固然也是心中一震,但却很有自知之名,远没杨顺逸那么悲观。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最强末世三国系统    1号傲妻:宫少,别硬来    我的傻白甜老婆1    薄先生,小心恋爱伤腰    爱情从再见开始    鬼帝宠妻,废材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