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第2页/共5页]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各种色应名灯见 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干汝事 此纵破。设或汝许名为灯见。灯如有见应名为人。分歧名灯。又若灯见。彼暗中人得灯光时。分歧名见。灯自见故。应知。因灯见色。灯不名见。因目睹色。眼不是见。灯之与眼但是见缘。体非是见也 三结归心见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独一纪二纪。实为年变 此以一年为限。年年变改何啻十年。十二年曰纪也
二就破倒置渐明真见二。一且对匿王破其断见二。一述阿难所坏愿辨真妄
佛告大王。汝见窜改迁改不断。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生灭粗相如前可知。不生灭性亦在汝身。汝知之否。匿王举外叙疑。俾欲世尊明示。今蒙佛问。故答不知 二许示无生广辨无改。此下约王自小至长见河稳定。以明见性。意显只于生灭了不生灭。相虽粗近。旨甚深微。一令匿王验粗相而悟舍生趣生。一使庆喜发深解而知灭元不灭。即相显性。在此密谈。头自动摇见无所动是此意也。维摩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肇公以万物即不迁。何但于见。下文佛答文殊。及会三科文首。分较着会。始现其意。文二。一许示无生
佛言如是。大王。汝此生龄已从朽迈。颜貌何如孺子之时 王述无常念念迁谢。其理必定。故印如是。欲其更叙迁谢之相。以长幼比拟为问。十五曰童。未巾冠也。龄年也
长水沙门子璇集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循环是中。自取流转 结失也。不了性统统心。便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认物为己。此指凡夫以动为身等也。下文身之与心皆是至心中所现物。执为本身。倒置斯甚。自体不识。妄取他缘。如怀珍宝于外求丐。谁之过欤。故云自取流转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故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二验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此明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三再审动静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举前有眼。在暗室时。因灯显照前尘境地眼方得见。此项目睹
汝观阿难头自摆荡。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此结阿难答身境。手有开合。头自摆荡。身境客尘同平生灭。更无二别。应知。客必有主。尘处有空。对佛手之见。形头动之性。何尝动静。岂成去来。前后会通。其揆一也 二总责丢失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许于正生灭时示偶然理也 二征诘广辨三。一问答见河之初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统统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五比丘者。谓阿若憍陈如。摩诃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佛初削发雪山修道。父王忆恋。遂召彼往靠近承事。彼疑非真。相次舍去。同在鹿园习外道法。佛成道后。思欲先度彼劳苦者。天眼观见在神仙苑。故往开示。三转法轮。说生灭四谛苦集灭道。今言客尘者。即别指集谛。别离烦恼粗动如客。俱生微细难辨如尘。此俱喻烦恼障也。若下圆通陈如述证。即通大乘。客如烦恼。尘如所知。二义无在 二陈如述已领解二。一标所悟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