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评点才子[第1页/共2页]
“谁第一?谁第二?”程珏诘问道。
“感谢老爷子嘉奖。”沈丹遐笑得眉眼弯弯。
“小九儿好。”程老爷子笑,“昨儿玩了一天,教你的东西,可还记得?”
沈丹遐随两个哥哥去了隔壁程家,见到程老爷子,甜甜地喊道:“程爷爷好。”
“晚照对晴空。”
“记得。”沈丹遐脆生生隧道。
沈丹遐把头埋进他怀里,奉迎地蹭了蹭。
“程爷爷请说吧。”沈丹遐笑道。
程珏持反对定见,“杨才子即景生情,直抒胸臆,朗朗上口;江才子到处用典,过于砥砺,失了朴素,苦涩难懂。”
“mm,别夸大话。”沈柏寓不信她背得出来。
“云。”
程珏道:“杨才子的词,缠绵悱恻,深沉婉约。”
“我背得出来。”沈丹遐因程珏的干系,夹着尾巴,诚恳的做她四岁的小奶娃,却不想被程珝和沈柏寓嘲笑了,争强好胜心一下上来了。
沈丹遐轻哼一声,道:“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江才子词中多用典故,纯粹深婉,风格高远;杨才子的词,俚俗浮艳,词语尘下。”赵诚之出身侯府,嫌杨才子过于贩子气。
“小九儿乖乖。”苗氏笑应着,“来,苗姨姨喂你吃杏仁八宝膏。”
沈丹遐转眸看着他,谄笑道:“普通普通,天下第三。”
程老爷子看了眼坐在椅子上一下一下踢裙子玩的沈丹遐,怕她年纪小不懂世态险恶,道:“小九儿啊,今后不要在外人面前背书。世态炎凉,民气不古。你这么聪明又标致的小女人,会被好人拐走的,到时候你就见不着你爹娘和哥哥们了,知不晓得?”程老爷子固然感觉沈丹遐早慧,但看着她稚嫩的小脸,话还是往浅近的说。有才名,又长得都雅的女子,常常会成为旁人争夺的工具。沈穆轲只要五品官,他一定能护得住过于出众的沈丹遐。
“云对雨。”
“晚照。”
这时,苗氏来送吃食,程珏跟着一起来了。沈丹遐甜甜地唤道:“苗姨姨,程二哥哥。”
程珏喂沈丹遐,其别人各自端一碗吃。下人出去了,手里拿着两张拜帖,“老太爷,锦都赵诚之,鲁泰县令之子郑文韬求见老太爷。”
沈丹遐眨眨眼睛,“晓得。”程老爷子的美意,她明白。
“母亲,让我来喂。”程珏端起一碗,走到沈丹遐面前,舀了一匙,递到她嘴边。沈丹遐伸开小嘴,啊唔一口接住,滑滑嫩嫩的,还带着杏仁的香味,好好吃哟。
注:因是架空文,以是我尽量争夺不让汗青的人物呈现,但这里实际说得就是苏轼和柳永,当然也有必然的出入。如有不铛铛之处,敬请谅解。
不晓得赵诚之和程老爷子说了甚么,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每天都会过来,郑文韬没有再陪他来。一来二去,赵诚之与程家人、沈家兄弟都混熟了。只是他与一样才调横溢的程珏,对事物的观点相左。两人各抒己见,争辩不休,把四个小的,听得一愣一愣的。
程老爷子哈哈笑道:“好好好,老爷子对小女人,小九儿聪明。”
“不焦急。”程珏又喂给沈丹遐两粒松子仁,这才起家去书案边,提笔沾墨,一挥而就。
沈柏密三人的年纪到底没有虚长,略想了下,就明白程老爷子的意义,乖乖应了是。
------题外话------
两人说得各有事理,听了他们的评点,不由让沈丹遐想起在当时空里,对苏轼和柳永的评价。苏学士的词须关西大汉,弹铁琵琶唱大江东去;柳郎中的词,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晨风残月。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