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寻隐者不遇[第1页/共3页]
因而,南行的门路上便响起稚嫩的诵诗声:
牛车上的润儿俄然带着哭腔问:“丑叔,为甚么拜别让润儿这么难过?不是还能见面的吗,但是润儿就是很难过,为甚么,丑叔?”
陈操之跟在牛车边走出很远,门路即将转折,转头望,那门前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下,嫂子素白窈窕的身影还在朝这边翘首凝睇。
来震驾着牛车,陈操之现在虽不坐,难保回程不腿酸,主仆三人沿西湖南岸往左绕过烟波千顷的大湖,距宝石山五里时,因山路崎岖,牛车没法行驶了,陈操之便让来震守着牛车,他和来德持续前去。
孺子有些过意不去,道:“你们先回吧,吾师或许本日不返来了,他会趁便到山那边探友。”
宗之、润儿不幸巴巴地也恳求丑叔说他二人也想去玩,陈操之道:“丑叔先去探路,下一次再带你们去,小婵姐姐、青枝姐姐都去。”
陈操之举目四望,蓦地觉悟,他现在所处的山岭就是葛岭,葛洪暮年曾在此隐居炼丹著书,五十卷的《抱朴子》巨著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山路数转,只见道院三楹掩映在葱笼林木间,一个垂发孺子在院前石墩上打盹,被陈操这主仆二人惊醒,开口便道:“吾师不在,俗客请回。”
经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松下问孺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人飞奔下山,陈操之去处母亲禀知想去宝石山访道,陈母李氏也看得出儿子迩来身材安康了很多,对他要游山并不禁止,让来震、来德都跟去,路上要谨慎。
陈操之怕丁幼微太难过,浅笑道:“嫂子,你等着,看下次宗之和润儿会给你送来甚么礼品。”
宗之、润儿齐声道:“娘亲,我们必然会勤奋的。”
那孺子见陈操之明朗俊美,春秋又比他大不了几岁,顿生好感,答道:“吾师道号抱朴子。”
陈操之恭恭敬敬一揖:“拜别嫂子,嫂子保重。”
此生,这西湖之美,群山之秀让陈操之手痒,端五前一日的凌晨,他与来德登上九曜山,带着笔墨和一块便宜的画夹,学着用羊毫划水墨山川,但是落笔就墨气氤氲成一团,倒是有点张大千大泼墨山川的味道了。
了望宝石山,只见赫红色的山岩亮晶晶,岩体中有很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映着中午的阳光,分外灿烂,仿佛数不清的红宝石在闪烁,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
在别墅侧门前,两个管事躬身道:“娘子,就送到这里吧,家主叮咛过的。”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丁幼微蹲下身将两个敬爱孩儿搂在胸前,亲吻着,含泪带笑道:“你们两个要乖,听祖母和丑叔的话,不准挑食,晓得吗?”然后亲手将两个孩儿抱上牛车,直起家来对陈操之道:“小郎,玄月再见。”
芳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陈操之与来德沿窄窄山径拾级而上,山道两旁树木交叉如盖,森森荫凉让炎日当头的暑气全消。
陈操之怕母亲担忧,只好起家,向山下走了几步又转头,向道童借了纸笔,用秀拔的行楷写了二十个字:
……
那孺子也不晓得请陈操之进道院坐,只在松下相陪,来德往道院里看了看,道院廊下坐着一条大汉,身材魁伟,但仿佛是个聋子,对内里的动静不闻不问。
陈操之安静了一下表情,对那孺子道:“我慕尊师之名,从陈家坞来访,请代我布告一声,好吗?”
孺子点头道:“不骗你,吾师真的不在,他去那边山上采药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