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伤寒杂病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芍药甘草汤方: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小者,此无阳也。不成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成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参半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极少温服之。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 茯苓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厥后必吐脓血也。

桂枝汤方: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斯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成令如水流浪,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2、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当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7、阴数六故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甘草干姜汤方: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附子汤方: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忌讳。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成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让你演戏,没让你成为剑仙啊    重生之无限逆推系统    医妾    妃来复仇:王爷请接招    流年深处是繁花    阴阳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