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聚焦中国“富二代”(1)[第2页/共3页]
闫肖锋:因为这个“富二代”,从他的生长经历上来看,他根基上是独生后代一代嘛,他跟人打交道这方面的才气比较贫乏。
闫肖锋:他们是替他们的父辈挡了箭,我感觉“富二代”现在变成了仇富情感的一个替代品,一个捐躯品。他们本身实际上并不想承担这个角色。
1867年《本钱论》颁发以后,震惊了全天下,以是英国跟美国这些国度就开端思虑了,如果这类题目不能够处理,那么下一步说不定就是像马克思所讲的结局。到了1875~1890年,美国跟英国接踵推出了一些法案来处理这个权力跟财产之间的冲突。比如说1890年美国推出了《反把持法》,他们就是把重视力放在节制本钱,就是节制本钱家,简朴地讲就是让本钱家名誉地退出,公司变成大众持股,藏富于民。1875年英国还通过《衡平法》让司法权回到老苍内行中。
权力跟财产的连络就是败北,权力来培训财产,是想培训甚么?
这是一个令多数人恋慕、妒忌
成为这个支流贸易社会的“玩家”
郎咸平:没错,实在最应当培训的是社会大众,为甚么?请你想一想权力跟财产挂钩,在别的国度有没有呢?有的。我举个例子,瑞典现在是个非常廉洁、非常高效、非常民主的国度,归正各种功德都有它的份儿。但是19世纪不是这模样的,它也是很败北的,也是权力跟财产挂钩。那么瑞典通过甚么体例来窜改这类败北的征象呢?全民教诲,一代一代的教诲,灌输一些精确的伦理、普通的标准,一两代人、两三代人以后,你发明瑞典现在变成甚么样的一个国度了。
闫肖锋:实际上刚才提到的这些征象背后有一个引题,这个引题我概括叫“富不过二代”。本来是“富不过三代”,现在大师都担忧的就是“富不过二代”,因为有很多这类迹象,包含方才说到出国留学,很多“富二代”出国以后,早上起床还要他老爸老妈在这边打越洋电话叫。有人说这是“草莓一代”,就是大要看起来很国际化、很风景,英语也通,互联网技术也很了得,但是呢,经不起波折,一碰就轻易破。
王牧笛:比来我看到一个报导说,现在中国的富人首要忙三件事:一个是生长企业,一个是与当局打交道,另有一个是教诲后代。现在江苏省仿佛正忙着搞这个事情,正在培训“富二代”呢。我们先看一个背景质料:
跟着父辈老去
比来产生的
郎咸平:“富二代”就是撞人、撞人、撞人。但是更深层次的题目是,对于将来的财产和权力之间会是一种甚么样的连络,我们事前要想体例来防备能够呈现的题目。这个财产与权力连络的题目,在欧洲19世纪就呈现过。当时产业非常发财,以是孕育出一多量本钱家。这些本钱家透过推举,把本身的亲信送入议会,开端掌控权力。他们为了小我的私利。制定出非常奇特的法案,包含《最高人为法》,给劳工的薪水不能超越多少钱,我们现在都是《最低人为法》,你看他这类事都干。乃至节制了大英帝国四周交战,将本身的老百姓奉上疆场,到最后获得的好处根基上归了这些本钱家。这就是本钱和权力连络的可骇之处,而马克思的《本钱论》的目标就是为体味决这个题目。
(佳宾先容:闫肖锋,《新周刊》总编缉,著有《少数派》及《杂志观》等系列文章。)
“富二代”培训班
王牧笛:不可否定江苏省做这个事情的初志是好的,他焦急啊。你看江苏民营企业产值占到了全省GDP的51.3%,以是民企交班人这个题目,对江苏的经济构成来讲太首要了,以是他焦急要把“富二代”敏捷打形成企业少帅。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