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邺都中世子统庙堂(二)[第3页/共4页]
高澄穿戴寝息时薄衣,披着锦面狐裘,涓滴不惧冷,正坐在屋前石阶上仰首观星,头发如乌云般披垂,直垂至腰下。值夜的婢仆本来见郎主深夜不眠便赶来奉侍,但都被高澄斥退,唯有零散一两个还留在院子角落的暗影中陪侍,以便郎主随时呼唤。
口中却恭敬答道,“是,臣恰是刚从晋阳来,特来拜见陛下。”
邺城终究下了初冬第一场雪,雪后的气候突然变冷。但是这一日的早上日光亮丽,天空湛蓝,苑中雪光霁霁,是特别阴沉的好气候。眼望处一片乌黑,铺地及天的白雪把苍翠的常绿树木以及那些早就落了叶子只剩干枝的季候性树木都装典了一番。苑中亭榭轩馆也都将本来金碧光辉的锋芒埋没了下去,全部苑囿如同琼玉般的神仙天下。
高澄身着官服跟在父亲大丞相高欢身后走来,远远就看到了在湖边空旷的雪地上有一个华服少年,他手里正挽着一张弓向天上张望,身后跟着几个内侍都昂首内敛极恭敬的模样。
元善见有点不测,看了看高欢道,“这个孤倒还不晓得。”
看着大丞相和新晋大将军父子的背影垂垂消逝,天子身后稍远处的寺人中常侍林兴仁走上来,在天子身侧低语道,“世子……陛下……如何这么皋牢大将军?如果他将来势成管束陛下不是本日之误吗?”林兴仁是清河王府的人,偶然还会有口误把元善见唤作“世子”。
“是臣忽视,陛下恕臣之过。”高欢看起来有些诚惶诚恐。
高澄站起家往堂内走去,俄然又留步回身道,“高慎的事我内心自有措置,你和季伦且别急。”
高澄天然也跟着父亲一起谢恩,真有身心通泰之感。
这时院门被大力推开,崔季舒已经闯了出去。
元善见淡淡道,“既便孤不皋牢他,他将来也必然会继大丞相之位。与其将来势大时再皋牢,不如本日让他先感孤的恩德。”元善见出来久了,身上有些冷,想回寝宫去,林兴仁跟在他身后。元善见又道,“大丞相也算是恭谨,若大将军一心兴社稷,只要不待孤如傀儡,孤也不会太计算,毕竟另有mm在。”
“如何,南梁的临贺郡王到邺城,世子已经见过了吗?”元善见随便问道。
没等高澄谢恩,元善见又脱口道,“传闻妹婿身边留着很多得力的人,既如此,选官的事你做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些。”这是在委以吏部尚书的重担。
“妹婿思虑真是精密。”元善见欣喜叹道。“如此事事都要妹婿多留意孤才气放心。”元善见不再看高澄,转头向高欢道,“大丞相,孤便任世子为大将军,筹办将来与长安的战事。别的,加领左、右京畿多数督,孤就把都城交给你了。”元善见极其信赖地看着高澄。
高澄却仍坐着未动,口中骂出一句,“竖子,专坏吾兴趣。”
高欢看着二人。
“大丞相也太谨慎了。”元善见笑道。“就按世子的意义办吧。”元善见看着高澄,等他答复。
高澄肩头加上了千钧重负,但面上神采却泰然天然,恭敬伸谢道,“陛下委臣以重担,社稷危难之际臣便当仁不让,必不负陛下拜托之重。”
新帝元善见,原是清河王元亶的世子,算起来也是孝文帝一支的嫡孙。实在新天子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大丞相的嫡宗子、渤海王世子高澄。他和高澄是郎舅之亲,高澄的世子妃冯翊公主元仲华恰是新帝元善见的mm。但是元善见继统后正式的谒见这是第一次。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