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自食其果[第2页/共3页]
“唉,就怕不是他们被我们压服,而是我们被他们压服啊。你不体味孙阁老,他是朕的教员,雄辩滚滚,你一定是他的敌手啊。”
“好,孙大人,公然是老当益壮,朕准了。封你为辽东经略,并加封太子太师一职。哈哈,有一名大明阁老镇守辽东,看那些建奴还敢放肆吗?”
一行人乘着马车朝紫禁城方向而去。
“朕现在处于两难的地步。打,大明接受不起,不打,朕接受不起。”
“张鹤鸣如何样?兵部尚书,必然知兵。”
朱由诚道:“各位阁老,在小春秋最小,本不该插话。不过,各位有没有想过大明的国库不敷以承担驻军用度呢?现在国库的总支出为200万到300万两白银。如果在辽东驻军10万,光军饷就要120两白银,再加上军器、民伕等用度,国库即便把统统支出投入辽东,也不敷用呀。那么其他处所的边军,还要不要发放军饷?”
朱由诚翻身下床,不想一个趔趄,几乎跌倒在地。魏忠贤正幸亏中间,仓猝一把扶住,问道:“诚儿,如何回事?”
朱由诚接过天子递过来的奏章,翻看起来。
“唉,害人害己呀,”朱由诚苦笑道,“肌肉萎缩,卧床一个月,成果就成如许了。”
六位阁老看到朱由诚先于他们觐见天启天子,倒也不感觉奇特,都城宦海早就传播说,“朱由诚是天启天子的狗头智囊。”出了这么大的事,天启天子找朱由诚帮手一点也不希奇,不找朱由诚帮手,那才希奇呢。
“朱由诚,猖獗!你敢在皇上面前歪曲我大明百姓?我信赖,为了安定建奴之乱,百姓甘心苦上两三年。”
“要不,我们把内阁的六位阁老召来,一起商讨这件事如何。此次弹劾王再晋,应当是孙阁老的意义吧。如果我们能压服孙阁老,再由六位阁老压服群臣,这件事情不就停歇下去了吗?”
天启天子一听大喜,孙承宗是他的发蒙教员,传授给他很多军事知识,在贰心目中但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情愿镇守辽东,必然能制止朱由诚说的光复辽东国土的恶果。
奏章上的字,全无笔锋,色彩暗红,明显不是用朱砂写成的,它是一封血书。
“那皇上是如何想的?”
“没事,只要勤加熬炼,很快便能够复原了。”
天启天子见朱由诚的脸气得通红,怕他二人吵起来,便问道:“孙大人,既然你以为王在晋分歧适当辽东经略,那就依你,你再保举一个辽东经略来代替他吧。”
“他已经是辽东巡府了,如何还能担负辽东经略?”
说着,天启天子顺手抽了一本奏章,甩在桌上。一阵轻风吹过,奏章翻开,暴露殷红的笔迹。
来道宗嘲笑道:“张鹤鸣和王在晋穿一条裤子,换张鹤鸣上,不是和王在晋一样吗?”
顾秉谦是内阁首辅,不得不开口说道:“皇上,大明宦海上,谁不被人弹劾?事情做得越多,就越轻易被人弹劾。不过,百官目标分歧,弹劾一小我,一定无因,皇上请三思。”
“你就不怕百姓不堪重负,起来造反吗?”
奏章是内阁次辅孙承宗上的,粗心是辽东乃是祖宗留下的国土,不成等闲放弃。辽东经略王再晋畏敌如虎,不敢光复丧失的国土,龟缩于山海关。而山海关离都城只要五百余里,一旦失守,前面无险可守,京畿将完整透露在建奴的铁蹄下,重蹈明英宗期间瓦剌围城的复辙。他建议皇上遴选良将,光复辽东国土,修建宁远城、锦州城建立宁锦防地,御敌于国门以外。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