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兵发宁远[第2页/共3页]
建奴接下来又碰到很多城池,但无一例外,都撤离得干清干净,有几个城池的中间另有一个庞大的灰烬堆,大抵就是撤离时烧掉的粮食吧。代膳派人去发掘,可惜明军烧得实在太完整了,连一点残余都没给他们留下。
黄太极心中嘲笑,父汗真是刚愎自用,非要吃到苦头才会改过。
&n* .;奴儿哈蚩哈哈大笑,道:“那是当然的。我们大清常常到这里围猎,见到蛮子,就是一箭,另有谁敢来这里种地。”
奴儿哈蚩很快就悔怨了,因为又往前行进了一段路,再没有碰到一个堡垒,只能在田野安营。但是现在是夏季,恰是最冷的时候。帐篷挡得住风雨,但是挡不住酷寒。如果驻扎在西平堡,固然房屋内里没有甚么东西,但好歹是屋子,多少暖和一些。
黄太极心中一紧,莫非是碰到埋伏了?
黄太极心中暗叹,真是没文明,没有农夫种地,到那里去抢粮呀。传闻蛮子渔民捕鱼是都是用大网眼的网,就是放小抓大,让小鱼苗能够长大。不然大鱼小鱼一起捞光,今后就没鱼可捕了。蛮子渔民另有这类见地,但是父汗的目光未免不敷长远,把辽东蛮子杀光,痛快倒是痛快了,今后抢谁去呀。
奴儿哈蚩先是和他说事理,说蛮子军队假仁假义,不会殛毙使者,再说蛮子军队也惊骇螨清雄师的天威,殛毙螨清的使者会遭至十倍、百倍的抨击,他的安然绝对有包管。见杨燕馁还是哭哭啼啼地不肯去,奴儿哈蚩把刀拔出来了,架在他的脖子上,甚么包衣主子中的霸主,还不就是一个包衣主子吗?
“老八,别学蛮子的妇人之仁了。烧了,归恰是蛮子建的,全数烧掉。”
像奴儿哈蚩瞻望的一样,明军公然不敢反对,渡河非常顺利。踏上辽河对岸的地盘,建奴将士齐声喝彩。这里是大明的地盘,他们能够肆意妄为、随便劫掠了。
当然奴儿哈蚩不会向黄太极报歉,他反而抱怨起大明百姓来了。光修一个西平堡就够了?为甚么不再修一个东平堡。不晓得建奴大爷喜好放火呀,多修几个堡垒,才气让他们放火放得舒畅呀。
有几个建奴冲进了百姓的厨房,他们怀里揣着写着“要炒菜铁锅”的便条。见到灶台,他们乐了,但是当他们伸手想把灶台上的锅子端走时,只摸到一手的锅灰,本来灶台上的铁锅早就被大明百姓扛走了。
行军路上,他不动声色地细心察看路上的状况,环境比他设想的更严峻,大明的农夫仿佛已经完整放弃了这片地盘,他连一点庄稼也没看到。当然。因为上没有登,他不晓得这是朱由诚“给兵不给民”政策的效果。当然,如果奴儿哈蚩不把来不及逃脱的汉人全数赶到辽河以西搏斗,舍不得地盘的农夫,还是会在这里种上庄稼的。
大明天启六年正月十四,奴儿哈蚩亲率六万雄师南下,正月十七度过辽河。当然,现在是冰天雪地的夏季,辽河已经封冻多日,冰层很厚,足以承载建奴雄师。建奴踏着冰雪,轻而易举就过了河。
当然如果宁远城的守军情愿投降的话,他倒不介怀留下守军的性命。建奴兵士性命贵重,他舍不得攻坚时捐躯,如果有些炮灰军队的话,倒能够随便攻坚了,归正死了也不心疼。宁远城的守军恰是炮灰军队的最好挑选。
他叫来一个包衣主子——所谓的包衣主子就是人身完整属于建奴贵族的仆从。这个包衣主子名叫杨燕馁,本来是大明的贩子,萨尔浒一役时投奔建奴,因为长于拍马,终究成了包衣主子中的霸主,部下管着几个包衣主子,不过在建奴的眼中,他还是包衣主子。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