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郑和·海权·沉没的战舰[第2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柯南同人世上最难解的谜 我的小姨是美女 天马牧场 以心相约 末世大回炉 佳妻别逃,总裁老公只要你
他说得没错,王逸少也点点头:“当时候,风行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别的不说,就说杨浦船厂吧,它但是我国近代产业的见证之一啊!”
“那我就说说海上丝绸之路的生长阶段吧。前一阶段,从秦汉到公元1500年。阿谁时候,我国的海丝之路是一个地区性的交通收集,东边能够达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南边能够达到东南亚,西边能够横渡印度洋,最远能达到非洲东海岸。这里已经是起点啦,走不了更远。不过,在这一阶段,我们中国一向是处于主导职位。宋朝的时候,广州、泉州、宁波都有主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到了明朝,嗯,‘郑和七下西洋’,就不消我多说了吧?不过,很遗憾,就在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船舶就很快从印度洋退出了。到了15世纪末,中国船舶更是从苏门答腊岛以西消逝,就算偶然出海,也只是在马六甲以东海疆活动。
王逸少叹了叹,持续往下说:“后一个阶段,是从公元1500年到1840年。到了这个阶段,欧洲人已经斥地了新航路,把他们本身的地区性航路拓展到了环球,渐渐地把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老黎,你晓得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吧?葡萄牙人和西班牙,是在16世纪在海上起家的。到了17世纪,荷兰更是称霸陆地。”
黎海平想了想,茫然地摇点头。
深思很久,王逸少才收敛了伤悼之情,接着说:“方才说的只是一方面,水下考前职员之以是要降服万难,找到淹没的舰船,能帮我们弄清当时造船的科技含量,当然,我们也能进一步追随舰船淹没的真正启事,复原更实在的汗青现场。”
黎海平瞪大了眼:“不是说,是后代修书的时候焚毁的吗?”
这个比方贴切而诙谐,听得郭超仁三个后生,都不由莞尔。
“杨浦船厂应当是最早的产业造船厂之一吧?仿佛是1865年制作的!我记得,现在已经不消了,拿来修建‘长江口二号’沉船的博物馆了。是不是?”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