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第1页/共3页]
这话说的,难不成年纪大的伉俪就不恩爱了?二老爷崔以良表示巨冤,顿时“咳、咳、咳……”的咳个不断。
三爷崔九信是二房嫡子,会试已落榜三次,因半年前三奶奶秋氏难产一尸两命,现正守制读书中。
碍于孙辈重孙辈都在,刘氏点到即止,只笑着斜睨了他一眼,便放过他了。
说是这么说,但有其主必有其仆,前主智商在线,陪嫁丫环也不是茹素的,一早就把永定侯府的端方探听明白了,提早好久便来喊她起家,断不成能让她头一次存候便早退。
被二太太二老爷一打岔,钟文谨也就没那般难堪了,在沉香的搀扶下,跪下给大老爷崔以源、大太太王氏叩首敬茶,又将给他们做的鞋子呈上去,两人都给了犒赏。
只是,这犒赏很有些让人无语。崔以源给的是一套文房四宝,若儿媳妇出身书香家世,倒算得其地点,偏武宁伯府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府里的女孩子斗大的不识一箩筐,自个名字尚且不认得呢,要文房四宝何用?而王氏给的,则是一本《女戒》,外加几句训言:“今后谨言慎行,好生相夫教子,切莫肇事。”
但是没等落地,手臂一紧,一股大力猛的将她拽起来,她扭过甚,入目便是崔九怀那张面无神采的脸,一双深如寒潭的眼睛里写满嫌弃……
拜见完长辈,接下来便是平辈,起首是大房的大爷崔九思跟大奶奶宋氏,崔九思与崔九怀有七八分像,只是一个冰块脸,一个见人三分笑,温文有礼斯斯文文的,倒是个武官,宋氏出身青州书香世家,姿色只能算中等,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举一动都颇令人赏心好看。
四爷崔九荣是三房庶子,生母孟姨娘是三太太马氏的陪嫁丫环,因马氏生嫡长女时难产,嫡长女没保住不说,自个也伤了身子,太医断言再无有孕的能够,便将崔九荣记在了自个名下。不想十年后马氏竟古迹般再次有孕,若生个嫡子出来的话,崔九荣这个记名嫡子便有些难堪了,不过马氏最后生出的倒是三女人崔九芳。崔九荣本年十八岁,三任未婚妻都在订婚后染疾来世,克妻之名传遍都城,一时半会恐没有门当户对的人家肯攀亲了。
钟文谨与崔九怀跪下,给刘氏磕了头,又接过丫环端来的粉彩麻姑献寿盖碗,高高举起至头顶,恭敬道:“请老太太喝茶。”
是以,他们并不像大房、二房那般坐着回礼,钟文谨与崔九怀才刚弯了下腿,就别离被三太太马氏跟三老爷崔以安搀扶了起来,茶水微沾了下唇,便忙忙的给了犒赏,一根赤金嵌红宝的花簪跟一对翡翠镯子。
因前主经常跟着嫡母钟大太太出门应酬寒暄,是以永定侯府的女主子们大半都是识得的,面前这个年青小媳妇是五奶奶小王氏,大太太王氏育有三子一女,宗子崔九思因打小便养在刘氏跟前,与她干系并不密切,崔九怀又是个冷僻冷性不讨人喜好的,唯有季子崔九乐是她的心头肉,平日各式心疼不说,还特地为他求娶了娘家侄女中的佼佼者小王氏。小王氏受王氏看重,又是个能说会道的,进门没多久便讨了刘氏的欢心,一日不见她,便要念叨几次,当之无愧的孙辈媳妇中的第一人,连管家理事的大奶奶宋氏,都要避其锋芒。
二老爷崔以良两榜出身,官居一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且是内阁次辅,性子却驯良,用茶后,给了对蝶恋花玉佩,对钟文谨道:“得空叫仪姐儿带你在府里逛逛。”
沉香在帮着移锦垫,白芷捧着装金饰的托盘,二等丫环婆子媳妇子都候在廊下,无一人能施以援手……头一回在婆家人跟前表态就摔个狗啃泥或者四脚朝天,今后哪另有脸见人?钟文谨的确要哭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