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质子[第1页/共3页]
只可惜,孟老夫人的这一份温情,来得太晚。
薛寄素看着骄横霸道的少年,心下有些惊奇――这少年,清楚是西宁国人,他的边幅,竟和卫文帝有六分类似。
快意在内里探听了一圈,返来朝薛寄素禀告:“回禀公主,那西宁国使臣原是农家人的庶弟。客岁田家嫁到西宁国的女儿开罪身亡,田家派庶子去西宁国收敛田氏的尸首,没想到田公子走了大运,让西宁国的天子一眼瞧中,还封他做了个通事舍人,和农家人的官职一模一样呢!”
薛寄素还未说话,一个身着华服的少年张牙舞爪,冲进内院:“谁把阿谁小杂种放走了!”
孟初云赶紧向薛寄素赔不是:“治下不严,让公主殿下见笑了。”
孟初云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宁国人,初来乍到,摸不准太薇公主的脾气,答话时谨慎翼翼的,恐怕冒犯太薇公主的忌讳。
孟初云摸索着道:“妾此回随夫君出使南吴,带了很多我们西宁国的芙蓉盆栽,只可惜有些水土不平,不能移栽,只能养在盆中。公主如果喜好,妾这便让使女搬几盆来,以供公主赏玩。”
席间各色小巧菜肴,鲜香辣口,咸甜丰美,有一半是西宁口味。
迟来的“知己”发明,薛寄素不奇怪。
薛寄素微微一笑,果然是个聪明的,难怪田文才会娶她为妻。
薛寄素微微一愣,在她眼里,孟初云仿佛还是当年阿谁胆小的小女人,没想到她斥责下人时,已是非常精干。
她年纪尚小,西宁贵妇们只当她小孩心性,猎奇西宁的风土人物,才会有诸多疑问。加上她贵为南吴公主,贵妇人故意阿谀,提及西宁的各种,天然是事无大小,耐烦实足。
薛寄素从碧瑶夫人那边求来出宫的令牌,带着称心、快意,和两个新上任的管事嬷嬷,由两个内侍、八个侍戍卫送,马车慢悠悠晃过川流不息的繁华街道,不太小半个时候,就到了驿馆门前。
少年颐指气使,一看就知脾气非常娇纵。
内侍出来通报,孟初云传闻公主凤驾已到,赶紧带着十余个穿金戴银的贵妇人,出来相迎。
薛寄素记得孟初云,孟初云却早把她这个表嫂子忘得一干二净。
孟丞相东风对劲,前一阵子又纳了一名十五岁的娇姨娘。
上辈子,薛寄素各式奉迎,孟老夫人始终没给过她一个笑容,还常常抉剔她的言行态度,非论她做甚么,孟老夫人全都一力反对。
刘皇后是北齐公主,太子身后,她果断绝出凤印,避入冷宫,临时躲过孟贵妃的毒害,在冷宫中苟延残喘。
薛寄素上辈子见过孟初云。她曾伴随孟老夫人回孟家探亲,孟初云是孟巧曼的庶出堂妹,和顺恭敬,举止端庄,当时薛寄素还曾经送她一对镀金芙蓉斑纹嵌宝花钗。
田文才只是个微末的通事舍人,加上他叛出南吴,在西宁仕进,南吴的贵妇都不屑和孟初云来往。明天来驿馆赴宴的,除了薛寄素,其他贵妇大多是西宁使臣的家眷,偶尔有几个南吴人,不过是些品级低等的命妇。
薛寄素问了些西宁国的风土情面,话里话外,明晃晃流暴露本身对西宁国的神驰。
造化弄人,薛寄素身后,偌大的永宁侯府,只要和她势如水火的孟老夫人,记得她的好。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天拔地,亲身爬上五台山,吃斋念佛,只为求神佛保佑她下一世能投个好胎。
称心端来一把鼓凳,与她坐了。
周慧帝没有同胞兄弟,吴国宗室没有甚么小王爷,孟初云又对少年非常尊敬,加上他和卫文帝实在长得像,少年的身份不难猜想――他必定是西宁国的小王爷,临时留居南吴的西宁质子。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