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谦让报恩[第1页/共3页]
邱瑞游移了一下,说道:“许师对龚县君非常赞成,不若……”
邱瑞赞道:“大兄说的极是,那统统就奉求大兄了。”
“以是啊,先前老哥问你们要缉获到的财帛,不是不懂军中的端方,而是比来囊中实在羞怯。老哥不得已阔别雒阳城出征黄巾贼,为的就是在讨平黄巾之时,昧下一些财物来,幸亏今后花用。”
最后,鲍鸿更拉着邱易的手抱怨道:“贤弟啊,你是不晓得,这雒阳居,大不易啊。说来,老哥我也出身于豪长之家,之以是在未及四旬之时,便做到校尉之职。除了能统兵作战以外,就是以款项之道开路,打通了很多的朝中官员为老哥说话,方能获得此职。”
朱勉点头赞道:“恰是如此,龚县君与我朱、邱两家有大恩德。他此时伤重将亡,独一所放不下的就是蜀中的季子孤孙。我等恰好以此大功为龚氏挣得一列候之位,以安其心,以报其大恩。姐夫,你意如何?”
邱易三人听后感慨很久,不由都对将来的为官生涯迟疑不安。大汉朝庭如此浑浊的宦海近况,实在难以让人有兴趣步入出来。
只是在邱易眼中,既不能使郡中的百姓安居乐业,糊口无忧;在水、旱、疫灾时也不能救困安民,反让承平道骗去了很多民气;最后更让群贼无首的黄巾蛾贼攻陷了汝南大部县城,赵谦可谓无能之极,只是一介庸官罢了。若无显赫的家世,当一县之长,都算是勉强。
邱易成心提及鲍鸿之名是袁术在手札中提到的,并非其他,只是想表达朱勉与袁术的干系非常密切之故。邱易对朱勉笑道:“既然是鲍鸿鲍校尉,那我们真算是一家人了。勉弟,快快将剑收起,与鲍校尉告罪一二。”
邱易三人引军回召陵途中,邱瑞俄然出言道:“我三人年纪青青,就平灭了黄巾蛾贼二十万之众,在不久以后必定名震州郡。即便我等不为官吏,想必也会获得世人的恭敬不成。朱、邱两家的门楣,无需为官,也会天然晋升。此时的宦海过分浑浊,我倒是不想于此时步入了,还是等今后的宦海清平了一些后再说。大兄、勉弟,我意已决,将平灭二十万黄巾的功劳全数让给龚县君,以报龚县君的信重之恩。不知你二人设法如何?”
邱易问道:“鲍校尉莫非就是袁府君信中常提及的鲍鸿鲍校尉不成?”
邱易的诈言,引得世人的大惊,朱勉亦是惊诧不已,但总算是没有再度的犯浑,沉默的认同了邱易的谎话。鲍校尉惊奇的叫道:“本来是召陵许氏的贤婿,曲解曲解,先前只是戏言尔。却不知朱将军还与袁氏的哪位公子有些干系,莫冲要撞到自家人不成。”
邱易暗思道:汝阳袁氏的庶子袁绍固然名誉更高,德行更佳,但听闻此时还在雒阳城冬眠。比起已是河南尹的袁氏嫡子袁术来,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有所不如。若说袁绍之名,怕是震不住这鲍校尉。
说来赵谦也算是二世三公的世家子出世了,若无不测,他将来必定也会成为朝庭的三公之一。赵谦固然在平灭郡中的黄巾蛾贼一事上不如何样,但其为官公道廉洁、嫉恶如仇,在世人的眼中,也算是一名可贵的好官了。
邱易问道:“颖川大富不下汝南,波才贼部攻陷了颖川郡大部郡县,想必有无数的财贿缉获,你们莫非没有分发么?”
邱易笑道:“有闲隙又如何,想必也不是甚么大闲隙。若不然龚县君数次不听太守之令,赵郡守还犯警办了他。再说龚县君伤重不能理事,又是我暗里去求赵郡守,等朝庭将封赏圣旨布下,龚县君恐怕早就伤重而逝了。这些事无需让龚县君晓得,让他子孙先人受益便可。”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