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圣父帝师篇(六)[第2页/共2页]
第二天,我来到阵前,远远看着劈面的蚩尤。
我直接运起全数法力,挥动盘古幡,顷刻间天昏地暗,开天辟地的无边大力向着蚩尤涌去。
“贫道玉虚门下广成子,戋戋鄙人,是轩辕之师。”我回应道。
这类写法的初志我很了解,就是为了推陈出新嘛。畴昔大师老是一提起少林方丈就德高望重,一写到大贤者就驯良可亲。那么有些作者俄然搞一个反转,就会形成很大的戏剧打击力,让读者印象深切。最典范、最胜利的例子应当就是金庸《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了吧。
会不会我实在是被作者安排“觉醒”的呢?
今后今后,我就建立了轩辕身边第一帝师的位置。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闭目清修不睬凡尘的形象。因为我的确不会措置那些详细事件。并且轩辕又不傻,这些事情莫非本身不能措置吗?
“蚩尤,休要胡言,且看贫道手腕。”我没表情跟他瞎扯,直接亮出了盘古幡。
很遗憾已经晚了。我可不会像某些人一样,上阵今后先是唱一首打油诗讽刺,然后拔剑对砍几下,发明打不过再放杀手锏。这不是等着被劈面反操返来吗?
颠末一段时候后,我的这类姿势公然有效。略微运转法力,用天耳一听,四周人对我的评价就了若指掌了。大臣们很喜好我如许万事不管的帝师,毕竟谁也不喜好头顶上老有一小我管这管那,乃至模糊超出于轩辕陛下之上――比方清竹道人。
这么一算,佛门都快中枪成筛子了,惨不忍睹。
遵循角色设定,清竹道人在穿越前也就是个浅显人,他措置政务的才气一定比得上这个年代的大臣们。现在没有战役功劳,大臣们更懒得理睬他的定见了。何况每天折腾琐事,反而降落了他在别民气中的形象――是长年见不到面的人有奥秘感,还是身边的熟人有奥秘感?
但是说来讽刺,当年对俗套剧情的一种抵挡,现在竟然沦为了一种新的俗套。读者们看很多了,都学会反着想题目――只要收场时有持重严厉、正气凛然的角色,他们就以为是反派。
“此次多亏教员脱手,我才气得胜,教员您当居首功。”他不忘嘉奖我几句。
你说得对,还不把清竹道人轰走,让我当独一的帝师。内心这么想着,我面子上还不得不保持着世外高人的形象,淡淡地点了点头道:“轩辕过誉了。”
正所谓:大力出古迹。
唉,洪荒文里当然到处是俗套。像我如许突破俗套故事的所作所为,会不会也是俗套呢?
呵呵,你不晓得你这类满脸险恶的肌肉男大反派已颠末时了吗?
呵呵,说白了,当洪荒流剧情逻辑与配角装逼抵触时,前者就主动让位给后者了。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