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茶论天下[第1页/共2页]
江先生笑着看向她:“说来听听。”
“女人,”崔嬷嬷含着眼泪颤声说道,“老奴无能,孤负了太太的嘱托,叫女人委委曲屈地过了这么些年……这里头是当年太太及笄时,您外祖父托了宫里银作局的人专门打的一支簪子。您要及笄了,老奴偷偷给您带出来,到时候好叫江先生给您戴上……”
“西北王,紫气长。长安庆,落夕阳。”杜明心念完,笑了一下,接着说道,“浅近易懂,不过陈元泰的心机也是昭然若揭。我猜他不会如同五十年前的钱谧普通,只愿盘据江南,裂土称王。”
杜明心摇了点头,拿起白瓷柄的火钳往炭盆里夹了一块炭,说道:“故乡难离,加上现在并未传出陈元泰要出兵中原的动静,以是父亲该当没有出去避兵祸的设法。”
杜明心扶了崔嬷嬷起来,接过锦盒,翻开细看。里头是一支金累丝嵌百宝的胡蝶簪,掂在手里很有些分量,只是年初有些久了,那金子少了几分光彩。
不是她心太宽,而是她明白,一年多今后江山就要改朝换代,只要她能躲过上京路上的那碗毒药,顺利达到都城,总有机遇去寻阿谁晋王。少年期间的情分,总也能值个几两重吧?
刘姨娘心心念念的是与成安侯府的婚事。那成安侯世子本就比杜明心、杜明妍姐妹俩大三岁,如果再拖下去,等战事打到中原,与都城断了动静,只怕人家都抱上孩子了,自家这边还痴等着呢!
关于母亲,中间隔了十几年的风景,杜明心对她的印象已经有些恍惚了。母亲嫁奁的场面,她曾听崔嬷嬷念叨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田庄,金珠玉器古玩书画无算。宿世或许另有些不平,此生却早已看开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过分执念又怎能过得好日子?
杜明心移步坐到她身畔,用手抚着崔嬷嬷的后背,轻声劝道:“嬷嬷莫要悲伤了,父亲于父女情分上淡了些,我原就不在乎的。这两年我在江先生这里,您不晓得过得有多欢畅呢!”
“甚么养老不养老的!”崔嬷嬷见杜明心一向笑盈盈的,内心更难受了几分。她家姐儿自小没爹娘疼,生就如许一副懂事的好性子。人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像女人如许的,就是哭破了嗓子也无人应呐……
“家里来人,可说了杜老爷的安排?”江先生呡了口茶,甚甘,微烫。
送走崔嬷嬷后,杜明心清算了一下,去江先生房里陪她用晚餐。
杜明心握着崔嬷嬷的手,打趣地说道:“嬷嬷,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您别慌,反正我必然给您养老的呀!”
杜明心心念微动,没想到沈家与陈家另有如许的渊源。她手里把玩着簪子,浅笑着听崔嬷嬷干脆。
说到悲伤处,崔嬷嬷又痛哭起来:“当初太过分世,老太爷撵了老爷返来读书,太太正屋里的东西都叫刘姨娘伙着姑太太扫了个精光……要不是太太临走前特特拿了这个簪子叫我收着,您及笄就连个像样的簪子都没有了哇……”
她的语气很淡定,因为宿世陈元泰将全部西北紧紧握在掌心后,直接北上去了都城。大周长庆帝一死,何南、汕东等地便改旗易帜、望风而降了。
杜明心抿唇笑道:“今后的事,就今后再说吧!”
饭后,两人去了书房喝茶。
这件事杜明心已经**草探听清楚了,大老爷信里详细说了些甚么不知,但提到了家里几个女人的婚事。他警告二老爷此时不要自觉攀亲,宁肯将女人拖两年,等局势稳定了再说。
就算晋王希冀不上,如果寒舍脸面来求,乌有先生和江先生这两下里,当能有个情愿脱手相救的。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