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听消息,原来如此[第2页/共3页]
再看看朱鹏春身上的设备,除了一身衙役公差服,腰间插了一把铁尺外,毛也没有一根。
卧槽儿,朱鹏春衡量动手中的碎银顿时傻眼了,娘唉,碎银竟然有半两之重。
心中打趣完二人以后,郭业见着二人还是用一种围观**的眼神看着他,内心不由气闷,赶快从怀里取出岳父吴茂才交给他的那封县尉大人亲笔信,扬了扬说道:“两位,别曲解。我们是同僚呀,你看,这是我们陇西县衙的县尉谷大人亲笔手札,我本日是去衙门报导的。”
随即对着胖衙役解释了一番,说本身的岳父和谷大人私交甚笃,谷大人看着本身可堪培养以是让本身来衙门历练历练一番如此。
将碎银子藏好以后,朱鹏春这时口也不渴了,腿也不酸了,兴趣勃勃地对着郭业讲道:“就我们衙门里头衙役的环境,郭兄弟你算是问对人了。俺朱鹏春在县衙捧了这么多年公差的饭碗,那叫一个了如指掌啊。”
这个所谓的壮班首要由县衙招募的青壮和一些军中退下来的老卒所所构成,人数大抵是五十人摆布,他们的事情首要卖力陇西县的弹压防暴,小型的剿除匪乱等等。
既然现在已经借了谷德昭的势了,不如再借他一次吧。
瘦衙役没有言语,自顾点点头而后又闭着眼睛靠在城门墙边悠哉悠哉晒着太阳。
现在想想,那半两碎银花的一点都不冤了。
一起上郭业如走马观花,看着古风古韵的街景,真是令他流连忘返。
看着朱鹏春说到捕班之时话中带着股股酸意,还不时呸呸呸,郭业就是用脚指头也看得出来,这三班衙役固然各司其职,但是此中也是明争暗斗不承平啊。
半两银子足足抵得上他朱鹏春半个月的银钱,够他一家长幼三四口人吃上个把月了,不动心才怪。
...
看这竹竿衙役不喜说话懒洋洋的德行,郭业不由叹道,自古奇葩多本性,看来这个瘦竹竿也是个奇葩啊。
随即说道:“郭兄弟,这离县衙另有一小段路,等俺朱鹏春到了衙门那儿喝口凉茶解解渴,再与你细说哈。”
县城就县城,到底不是东流乡、大泽村这些土坷垃的处所能够对比的。
熙攘来往的南北货商,走方郎中串巷货郎,茶座酒坊的门口迎宾伴计,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另有各式店家呼喊买卖,构成了一张大唐贩子闹市图。
朱鹏春之前在路上滚滚不断说得口干舌燥,现在说到郭业最感兴趣的处所却俄然卡了下来,不断抿嘴咽着唾沫,像是渴极了。
仅仅蜀中一带的小县城就这么热烈,可想而知,稍大点的都会得繁华热烈到甚么程度?
只要衙门衙役的事儿,才是目前与他最息息相干的。
在这类环境下,郭业也顺理成章地探听到了一些想晓得的信息。
用后代的话来讲,大唐捕快既是治安警又兼了刑警的事情。
比如朱鹏春和甘竹寿就属于三班衙役中的皂隶,首要事情就是守守城门收收税,下乡催粮征税,奉衙门令向沿街商店征税,或者裁撤一些不雅违规修建之类等等,简称皂班,总计十人。
胖衙役打得甚么鬼主张郭业又怎会不知?
因而乎,郭业将右手伸进左袖里头一阵掏摸,摸来摸去都是碎银,压根儿就没有铜板大钱啥的。
在郭业眼中,朱鹏春这小子就是一本县衙活字典,没有他不晓得的八卦消息。
郭业听着胖衙役对瘦衙役的称呼,不由心中暗乐,公然也叫竹竿。
站班顾名思义就是站着,首要的事情就是县太爷升堂之时敲着杀威棒口中呼喊威武的衙役,偶然候县太爷出府巡查,站班还要担负开路仪仗和庇护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