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狄仁杰奇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回入官阶昌平为令升公堂百姓呼冤[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自来奸盗邪淫,无所逃其国法,是非冤抑,必待白于官家,故宫清则民安,民安则俗美。举凡游手好闲之辈,造言肇事之人,一扫而空之。不管布衣之乐事生业,即间有不肖之徒显干法纪,而见其科罚难容,罪过难恕,耳闻目睹,皆赏善罚恶之言,宜无不革面洗心,改除积习。以是欲民更化,必待宰官清正,未有官不清正,而能化民者也。然官之清,不但在不伤财不害民罢了,要能上保国度,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之事;下治百姓,雪人所不能雪、不易雪之冤。不管官方细故,即宫闱细事,亦埋头打量,有夺目之气,有果断之才,而后官声好,官位正,一清而无不清也。故一代之立国,必有一代之刑官,尧舜之时有皋陶,汉高之时有萧何,其申不害、韩非子,则固历代刑名家所祖宗者也。若不察案之由来,事之初起,徒以桁杨刀锯,一味刑求,则虽称快一时,必至沉冤没世,昭昭天报,不爽涓滴。若再因赂而行,为贪起见,辄主动以五木,断以片言,是则身不修,而可治国治民,上清官图,下安百姓,岂可得哉!间尝旷览古今,博稽别史,有不能断其无,并不能信其有者。如此书中所编之审案之明,做案之奇,访案之细,破案之神,或因秽乱春宫,或为全其晚节,或图财以害命,或因奸以成仇,或误服毒猝至身亡,或出戏言疑为祸首,莫不无辜牵涉,备刻苦刑。使非得一人以昭雪之,变言换衣,细访微行,阳觉得官,阴觉得鬼,率至得其情,定其案,白其冤,罹其辟,而至奇至怪之狱,终不能明。东风倦人,日闲无事,故特将此书之原本来本,以备录之,以供众览。非敢谓警世醒俗,亦聊供阅者之寥寂云尔。

部下有四个亲随,一个姓乔叫乔太,一个姓马叫马荣,这两人乃是绿林的豪客。这日他进京公干,遇了他两人要劫他的衣囊行李,仁杰见马荣、乔太,皆是豪杰气度,并且技艺高超,心下想道:“我何不收伏他们,将来代皇家着力,做了一番奇迹,他两人也可互助为理,方不藏匿了这身本领。”当时不但不去遁藏,反而挺身出来,号召他两人站下,历劝了一番。哪知马荣同乔太,非常感激,说:“我等为此盗贼,皆因天下纷繁,乱臣当道,徒有这身本领,无法不遇识者,以是落草为寇,出此下策。既是尊公如此厚义,甘心随鞭执镫,报效尊公。”当时仁杰就将两人,收为亲随。其他一人姓洪,叫宏亮,便是并州人氏,自幼在狄家使唤。其人虽没有那用武的本领,倒是一个胆小心细的人,不管何事,皆肯前去,到了办事的时候,又能见机推断,不至莽撞。此人随他最久。又有一人,姓陶叫陶干,也是江湖上的朋友,厥后改邪归正,当了公门的差役。奈因仇家太多,经常有人来抨击,以是他投在狄公麾下,与马荣等人,结为至友。从昌平到任以后,这四人皆代他私行暗访,结了很多疑问案件。

狄仁杰听胡德这番话,甚是在理,转头望着孔万德实不是个图财害命的凶人,乃道:“你两人供词各尸,本县未经相验,也不能就此决计。且待退场以后,再为审判。”说着,他两人交差带去。随即传令服侍,预备前去相验。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化。

第一回入官阶昌平为令升公堂百姓呼冤

其人朴重非常,忠心保国,身居侍郎平章之职,一时在朝诸臣,如姚崇、张柬之等人,皆是他所荐。只因武三思倡乱朝纲,太后欲废中宗立他为嗣,狄仁杰犯颜立争,奏上一本,说陛下立太子,千秋万岁配食太庙。若立武三思,自古及今,未闻有内侄为天子,姑母可祀于太庙的事理,是以才恍然大悟,除了这个动机,退政与中宗天子,就称仁杰为国老,迁为幽州都督。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无限魂穿系统    赶尸客栈,带着铁三角去赶尸    凶宅:鬼墓天书    重启一九九七    赏金妖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