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页/共2页]
《不出户知天下章》第四十七
臣真述曰:若圣与贤犹多品汇,凡百庶士讵知等夷。故道君于此略举上中下三级,以明识道之深浅尔。文宣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则上士勤行之志,可得而知矣!又以可上可下之性,故有若存若亡之讥;夏虫疑冰之谈,故有闻道大笑之说。故复建立其言有之曰明道若昧,此言天之德也,虽赫赫在上,常如闇昧也。进道若退,此言地之德也。虽蒸蒸鄙人,常如卑退也。夷道若类,此言人君之德也。虽巍巍则天常同众不自标异,夫如是,故虽上德之君必如溪谷之卑贱,虚受纳污也。虽大洁白之君,亦常如自居秽辱也。虽泛博悉备,常若不敷。虽欲立德于人,又须常畏人知。故曰:若偷也。虽体道实在,常若渝变也。风雅无隅,宁见圭角;大器晚成,不求速达;大音希声,必震蛰藏;大象何形,无状之状。道本知名,强为名字,作万物母,皆假借自但是生养之。故曰:“善贷且成”。夫人君执德谦柔用晦有为之,若此天下其孰能与之争,既无所争则兵革天然戢藏也。
臣真述曰:至柔者,谦善平静,所谓天然之气也;至坚者,刚烈活动,所谓有为之徒也。夫柔静刚动,弱必胜强,故曰:“驰骋天下之至坚。”若人君能以精微密妙之道,致有为之理,则无所不入。故曰:“无有入无间。”有为之事,亦所谓平静致理,有为兵马之事也。不言之教,欲其正身率下,则人从之不待其言也,故曰: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也,又经曰:“行不言之教”是也。然贤人之治,无以加因而乎!又道君叹其当代罕能行之,故曰:“天下希及之。”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臣真述曰:夫去驰驱之马,粪波折之田,非有道欤!四郊多垒,兵马生于其间,非有道欤!是以人君恣可欲之心,则天下之人皆获咎矣!嗜欲至而不知止足之分,则天下之人皆受祸矣!又人君所欲尽得,则天下之人悉罹于殃咎矣!必也上之人能满足之为足,则天下之人孰不常足矣!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臣真述曰:名者,禄位也;争者,忘其身。货者,财宝也;贪者,轻其死。夫名疏于身,身多于货,虽其愚者,犹必知之,及在得丧之间、与夺之际,则中智之徒尽未能免其惑也。故唯贤人能知战役之可息,不争其名,知财贿之可足;不害其身、未几藏、不厚亡。是终厥身而辱,殆所不能及,故能够悠长也。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