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道德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臣真述曰:夫兵者,情面之所恃赖也。且匹夫之徒,带三尺利剑,持数寸匕首,至有凭凌天子,劫胁诸侯,或邀盟于前,或请命于后,常常而得矧乎!当九五之位,全亿兆之师,尊居一人,下临万物,乃知持盈不易,揣锐实难!故曰:“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此道君又以时人最所重者金玉,故指觉得戒。冀其能保惜之用,存兢惕之意也。此又特戒其贵爵,令守彼谦冲,去兹奢泰,永言伊戚,无至自贻。故下文又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此言“身退”者,非谓必使其避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故经云:“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其此之谓乎!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凡人之情,不能无争,唯贤人乃能无争。又争之徒众矣!今臣略举梗概者,起于无思虑、无礼法、不害怕、不容忍,故乱逆必争、刚烈必争、暴慢必争、忿至必争、奢泰必争、矜伐必争、胜尚必争、违愎必争、进取必争、英勇必争、爱恶必争、专恣必争、宠嬖必争。夫如是,王者有一于此,则师兴于海内;诸侯有一于此,则兵交于其国;卿大夫有一于此,则贼乱于其家;士庶人有一于此,则害成于其身。是以,王者知能官人、能安人之道,必抢先除其病,俾之无争,则战可息矣!战可息,则兵自戢矣!是故,其要在于不争。且夫争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语曰:君子无所争。又曰:在丑不争,争则兵矧乎!王者岂固有争乎哉!故下经末章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贤人之道,为而不争。”此所谓知终终之之义也。

臣真述曰:此古之善为士者,谓上士也。所谓若圣与贤,而在贵爵之位者也。奥妙玄通者,皆品德之用,不成得而称也。言贤人贤人治天下,军国无不兢惧畏威,皆若临深履薄;其面貌志意,故常若冬寒涉川。畏耻四邻,言慎之至也。俨兮若客者,经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也。涣若水之将释,言合散屈伸,常无结滞也。浑厚者,质素之谓;旷谷者,通俗之谓。夫浊久徐清,安久徐生,皆顺天然之理,动静不恰当时。言孰能如此,唯圣贤耳,故曰:“保此道,不欲盈。”言若贵爵守此道者,不欲满溢而骄盈也。故曰:“夫唯不盈,故能獘不新成。”此言能守道因循,终无矜耀,乃得长如弊,故不立新成之迹也。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

《持而盈之章》第九

《五色令人章》第十二

臣真述曰:魄者,阴之质也;一者,阳之精也。此言人君常当抱守一气、专致温和,使如婴儿之德善也。涤除玄览,欲其洗心内照,志无瑕秽也。爱人治国能有为者,夫欲治其国,先爱其人;欲爱其人,先当有为。有为者,便是有为兵战之事。兵战之事,为害之深。欲爱其人,先去其害,故曰:有为兵战之事也。天门者,鼻息之谓也。欲其绵绵,虽静,常令呼吸进退得其天然也。明白者,视听之谓也。欲其周流四达,而常若无知也。自此以上,皆言理身、理国、兼爱之道也。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以上贤人顺天之道,以养万物,故不居其功。乃云:此天之德也,玄天也。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

相关阅读: 巨星之路从巴蒂模板开始    相思不尽君自来    几许浮生    系统之男神有毒    超科技炼丹    不灭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