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诸将的封赏[第1页/共4页]
接着房玄龄、温彦博、魏征等朝臣也是出列要求免两将的极刑。
执失思力,是以军功封安国公,转授左卫将军职,并以皇旁胞妹九江公主下嫁,授驸马都尉。
原凉州都督李大亮为青海都护府副多数护,从三品上,归德大将军衔,封武阳县公,加食邑三百户,在慕容诺曷钵未到任前行多数护职。
李世民在殿上返来走了几步,寒着脸说道,“有赏即有罚,此次出征,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盐池道行军总管高甑生不尊军令,耽搁军机,按律当斩…”
出征各部的其他统统将士们也都有朝廷的犒赏。
这是大实话。
三人都表示愿领罪,不敢再领朝廷的封赏。
接着侯君集也站出来,赞美了一番李靖,此战若无周到的摆设,那吐谷浑的战事,定然要再大费周折,不成能在这么短的两个月摆布就结束,作为主帅,理应获得重赏。
李世民已经快步走下御座,亲身搀扶起李靖。
“不成,我朝武将升迁,皆以军功论,并非论其出处和春秋,有功者即赏,有过者即罚,非论其是何人,”李世民一副果断神采,接着道,“若奖惩不清楚,何故鼓励诸将,使其在作战时勇往直前?”
“臣多谢陛下如此恩情,然臣有一要求,” 慕容诺曷钵拜谢后,抬开端看着座上的李世民说道,“臣这些年想长住在长安,聆听陛下教诲,不想再回青海,青海多数护之职,还是请陛下另授予别人!”
作为主帅的李靖都推让朝廷的封赏,李道宗和侯君集也是依样作了番推让,最后仍以李道宗为邢部尚书,并授镇军大将军衔,加食邑五百户;侯君集仍为兵部尚书,授怀化大将军衔,加食邑五百户,两人另有赏绢及黄金。
朝臣们看着本日的场面挺风趣,统统受封的职员,包含最早的慕容诺曷钵,接着的李靖、李道宗和侯君集等,另有现在的李业诩,都一力推让着天子的封赏,此般景象还是少见。
“陛下,诸位前辈说的有理,臣幼年,当不得如此重担,以所立微末之功,也不该得此夸奖,臣甚是惶恐,请陛下收回成命,”李业诩也从最尾列走上前,膜拜在地。
被俘获押送到长安来的原太子尊王和高昌王慕容孝雋及其他一些名王和头人们,也封以官职,置散官,朝廷自有府邸赏赐给他们,一应奉侍的人俱全。
“陛下,臣实在是腿疾严峻,在青海高寒之地驰驱数月,疾患更是进一步减轻,身子怠倦不堪。虽还想替陛下分忧,然己力不从心,本日上朝都是由人搀扶着而来,陛下就让臣在家静养一些时候,待养好了身子,再替皇上效命!”李靖却长跪不起,一力请辞。
“陛下,臣愿为陛下交战四方,但不敢受此高位,若如此,臣会一向感觉惶恐,不能放心肠为朝廷效力,请陛下收回成命,”李业诩还是跪伏在地上,推让着。
李业诩也只得接管。
只是李业诩也深思着,慕容诺曷钵边上应当有人在帮他出主张,不然,以这个春秋的少年人,心机再成熟,也不成能想到这么多的。
想起今后,李业诩也有些苍茫,这辈子,莫非就一向在马背上交战了,另有其他所求吗?
实在大多人都晓得,朝廷既然已经在青海境内筑城驻军了,那慕容诺曷钵任都护府的多数护,也只是一个意味性的安排,即便其到任了,也不能摆布青海的事件,朝廷必定会再任命一名副都护以掌管事件。
站在朝堂上的李业诩倒是心机重重。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