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二百四十[第1页/共4页]
裴英娘已经风俗没有椅子可坐的实际,按着宫女的叮咛,肃礼毕,乖乖站在殿中,等李治发话。
武皇后转头,指指裴英娘,“带她去换身装束。”
中年妇人面露讶异之色,程中监掌管天子的衣食住行,和裴十七娘有甚么干系?
诃子紧紧勒在胸前,让乌黑的胸脯显得更饱满,纤细的腰肢显得更诱人。
李治和武皇后膝下只要一女李令月,本年十岁,号承平公主,极得帝后宠嬖。因为宫中只要李令月一名公主,加上她职位尊崇,宫女、女官们平时提起她,普通不会特地提封号。
用裴英娘上辈子常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高富帅。
宦者佝偻着腰,几近要趴在地上。
她靠近几步,鼻尖嗅到一股贫寒的暗香。
因为她还没有打耳洞,耳铛就免了。
裴英娘心中悄悄叫苦。
拼完爹妈,牛千备身本身也得争气。除了技艺高强、具有一身纯熟的弓马骑射本领这个必须前提以外,才学也不能草率。
不是裴英娘怯懦怕事,而是她早有自知之明,如果她是深处内宫的后妃,凭她的脑筋,绝对是最早死的阿谁炮灰!
传说武皇后的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和高宗李治干系含混,李治还曾亲口承诺会册封贺兰氏为妃子。但因为武皇后早已将高宗的后宫全数废置,贺兰氏没能如愿封妃。
宫女们手脚敏捷,很快把裴英娘打扮好。
武皇后淡笑一声:“但是我外甥女来了?”
裴英娘瑟缩了一下,偷偷看一眼气定神闲的武皇后:李治哭了?
武皇后笑道:“陛下,你看她像谁?”
武皇后时不时转头看她一眼,脸上看不出喜怒。
这个期间蜡烛还是比较贵重的,唯有皇宫里的天子财大气粗,舍得一夜烧这么多枝。
提及来要感激武皇后,她为了追求政治本钱,命令父在母亡时,百姓必须为母服丧三年,进步了女性的社会职位。之前妇人们面见贤人,必须行大礼,现在女性们觐见贤人,只需行肃礼,不必下跪。
看清裴英娘的五官时,李治呼吸一窒,瞳孔突然缩小:“你……”
他松开凭几,直身端坐,细心打量裴英娘。
武皇后淡笑一声,“不,你去殿中省寻殿中监程福生,他晓得该如何办。”
李贤、李显和李旦三兄弟各自散去,李显一起骑马,累得气喘吁吁, 神采发白, 是被两个宫人合力架着抬走的。
俄而只听环佩玎珰,香风细细,一个头梳灵蛇髻,穿梅红地绣鸾凤衔同心百结诃子,外罩雪青色大袖纱罗衫,系十二破间色罗裙的女子徐行踱出内堂,发鬓上的鎏金镶嵌绿松石步摇在暮色中闪烁着夺目光芒,茜色百花披帛一头挽在臂间,一头拖曳在石砖地上。
侍立天子摆布的千牛备身,代表大唐的颜面,当然必须得遴选威武俊朗、边幅堂堂的少年郎,总不能让天子整天对着几个黑如锅底、其貌不扬的近卫吧?
裴英娘被李令月拽着走,好几次差点踩着她的石榴裙。
一个梳翻刀髻的中年妇人小声道:“殿下,但是要为裴小娘子换上公主的旧衣裳?”
宦者出来不久,内堂里传出一阵娇媚的笑声,像晶莹的露水从盛放的花朵间流淌而下,委宛轻柔,惹人垂怜。
李治得了眼疾,目力恍惚,看不清裴英娘的边幅,朝她挥挥手,轻声道:“走到朕身边来。”
换好衣裳,宫女打散裴英娘的长发,重新为她梳髻。
她的罗袜早湿透了,宫人们很知心,在路上的时候,已经替她换好极新枯燥的鞋袜。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