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2页/共3页]
萧珺看着身边一个女子,神情懊丧,满目疮痍的走着,萧珺靠近问道:“大姐,这是要把我们押到那里去?”
大臭、二臭便往回寻觅,没走多远,又见陈兵追来,不得已只能在江岸登船。现在张轲一家上了另一只大船。两船相隔甚远,张轲和大臭、二臭呼喊招手,相互也不知萧珺挤上了哪条渡船,只见得上百艘的渡船,大小各别,一起沿江西去,遁藏陈兵。这才是:
“调集世人,速到渡口刺探。”
萧珺拖沓着一只脚实在是有力摆脱,被章大宝和几个马队围堵上来。章大宝催马来到跟前,这个将军长得肥头大耳,满目凶光,暴虐残暴,一看就知是个恶人,萧珺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哪见过这般步地,只得嚎啕大哭。
萧琮背着双手,内心犯了考虑,梁国地界不大,少见这么大的船队,这几ri朝廷也没有大动船只的奏章,定是东面出了甚么大事。
“必定要被这帮乱兵糟蹋,命好的给将军做妾,命不好也就充当娼ji了。”
“陈兵过江反叛了。”
有两个侍卫扶过一名下船的百姓,扶到太子面前,“敢问这位大嫂,为何如此多船只赶到江陵?”
乱兵为祸起惶恐,但求安宁抢渡江。
“遵旨。”
萧琮大惊,“几时犯境?”
孝明帝萧岿派兵讨敌,为非作歹的章大宝还浑然不知,还是乱抓未能登上渡船的百姓。
侍卫把笔墨托盘放到一旁,走到窗前,顺着萧琮指的方向张望,“你觉得这是那里的船只?”
一阵马蹄动地而来,耳畔传来声声嬉笑,几个马队纵马拦住来路,挥动兵刃,崭暴露不怀美意的挑逗,萧珺四下张望,前有反对,后有追兵,近在天涯,晓得这下子是在灾害逃,吓得心慌意乱。
公元578年,陈朝大将吴明彻发兵北伐,雄师渡江,路过江陵界,在过界的陈军中有个名叫章大宝的将军,是吴明彻部下一员武将,人送外号章鱼太岁,为人险恶,治军疏松,经常肆意而行。章大宝行军沿途,胡作非为,纵兵为祸,烧杀jiānyin,无恶不作。
一阵灰尘刮过,三千梁兵奔袭而来。为首一员大将,顶盔挂甲,手执一条长柄单耳戟,胯下枣红战马,恰是梁国大将军戴僧朔。
梁国与陈国搭界之地,擦枪走火在所不免,但章大宝纵兵为患,害得本地百姓纷繁前去江陵城避祸。此时,江陵城还不知东面陈兵犯境,渡口贩子,车水马龙,如平常一样。在江陵渡口不远的一处茶馆上,梁国的太子萧琮正在茶馆二楼的雅间喝茶观景。
一个陈兵望去,见是梁国灯号,赶快报知章大宝:“章将军,西面有马队,定是梁兵。”
张家孩子多,六男一女,前拥后挤,不经意间,罗氏找不到了萧珺,急的拉扯张轲:“当家的,美娘跟丢了!”
“啊?”罗氏隔了窗户,冲着在后园子除草的老5、老六喊道:“小5、小六,快快清算东西……”
这些无辜百姓被陈兵一起押送,擦眼抹泪,哭哭啼啼,走到黄歇口,俄然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几十面旗号遮天蔽ri。
“多谢大嫂。”萧琮回身对众侍卫说:“速速回宫,本宫要面见父皇。”世人催马回宫,赶回梁宫。
萧岿一听,舒展眉心,气上心头:“朕得奏报,陈国yu讨伐北朝,没想到竟半路惹事,琮儿你意下如何?”
萧珺仓猝往家中跑回,一个不留意跌了一跤,一时顾不上疼痛,爬起来就往家跑。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