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调虎离山萧瓛夺权 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2页/共4页]
闻听此言,吓得萧瓛盗汗倒流,心中暗想,许世武偷渡陈国,被人发明,倘若被缉拿返来,把我供出来阿谁是死路一条。这时萧琮又说:“我欲派人沿江埋伏,缉拿许世武。”
萧岩道:“眼下之计,从速昭告百姓,隋军即将来犯,携民渡江。”
寺人答道:“皇上有急事商讨,召二王爷萧瓛和大将军戴僧朔入宫议事。”
戴僧朔进了紫云宫,见宫里非常冷僻,沿着宫巷往里走,却不见一人,俄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戴僧朔回身一看,竟是一群持刀的侍卫。
许世武分开王府,直接去了水军大营。本身就是水军都督,麾下战船是任由利用,许世武选了一条兵舰快船,换上了精装软甲,带了几个亲信侍卫,趁着这日夜色风高一起划至东岸陈国水寨。
许世武道:“眼下之计,只要两条路可选,要么归顺隋国,要么归顺陈国。”
瞬息之间,西梁三百里火食鼎沸,江陵城表里民气慌慌,谎言四起,梁国百姓不知启事,难辨真伪,都觉得隋军南下,即将烧杀打劫,顾不得很多,皆是抛家撇业,携妻带子,纷繁去往岸边渡口,乘船向陈国逃窜。真可谓:
“宫廷以内,持刀意欲何为?”
二王萧瓛道:“侄儿何尝不想,何如戴僧朔把持兵权,怎能说动?”
过客偶然古风趣,轻舟还是划纹波。
“何必烦劳将军,我率亲兵前去马上。”萧瓛领了口谕,仓促回到府上,命亲兵总管赵行内,点起三百刀斧手,立即赶赴江陵东岸渡口。
“唉,”萧琮长叹一声,摇了点头,言道:“既然事已至此,传朕口谕,明日朝会百官,商讨归附大隋之事。”
带头的侍卫喝道:“奉安平王密旨,诛杀奸贼戴僧朔!”
许世武惨遭杀人灭口,萧瓛立即奏报萧琮,萧琮传闻许世武被杀,便问道:“为何不严加审判,问出通敌黑幕?”
萧岑领旨谢恩,由此不再是梁国的西平王,而是大隋的大将军。拜见了隋文帝杨坚,便正式入朝为官。
萧岑当了大隋的官员,备受尊崇,三天两端往江陵写信,大赞隋主杨坚,又有樊子盖在江陵为梁主萧琮拉拢催促,梁国当中归顺大隋的呼声与日俱增。二王爷萧瓛是更加焦急,这日水军都督许世武上门拜访,这许世武前面说过,是亲陈派的大臣,向来支撑萧瓛的联陈抗隋的主张。
“好,我马上修书一封,都督设法交予陈纪,只要皇上决计入隋,我便率部归陈。”二人一拍即合,萧瓛亲笔写下投奔陈国的手札,交予水军都督许世武。
樊子盖道:“巧了,我也有封梁主的手札,这信说让大将军驱逐隋军入江陵…….”
“好。”萧瓛道:“叔父公然奇策,我马上命人传出口谕,让戴僧朔入宫。”
萧岩说道:“现在皇上阔别,隋将崔弘度在江北扎下水寨,大隋吞梁,迟早之事,不如早作筹算,我等归顺南陈。”
杨广、萧珺、萧瑀作为长辈行了大礼,拜见叔父。萧岑大喜,说道:“本觉得此番征召入朝,远赴关中,再无亲人可遇,现在看来老夫反到是四海皆亲人了。”
侍从不知是那里事,便把锚,忽见远处来了一标兵马,有二百多人,为首之人恰是赵行内,赵行内一看船已离岸,大声喊道:“樊大人,监国有要事商讨,何故不辞而别?”
只见樊子盖说道:“二王爷多虑了,老皇叔萧岑已经先行入隋为官,我主杨坚现在以信义取天下,岂能出尔反尔,大可不必担忧。”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