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化无常――清世祖顺治[第1页/共4页]
登极日期:崇德八年二十六日
陵墓称呼:孝陵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多尔衮在明将吴三桂指引下,乘明亡之乱率清军进入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的农夫军。十月月朔,顺治迁都北京,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个天子。以后,他命令剃发,圈地,公布《大清律》,制止文人结社,同时派兵西进和南下,弹压农夫军,毁灭了南明政权,节制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奠定了清王朝的根本。
年号:顺治
这两大政治个人一个是以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为首,一个是以皇太极的宗子豪格为首,多尔衮个人具有正白旗和镶白旗两旗的精兵,另有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等能征惯战的实权派将领;豪格个人则把握两黄旗的兵力,另有皇太极的亲信老臣及蒙古的支撑。太宗天子驾崩后,两个人的冲突就摆到了桌面上,他们为争夺皇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眼看由太祖太宗打下的大清江山就要毁于内部的火并。
顺治二年六月,当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后,又重申剃发令,宣布,都城表里及各省处所,自部文到日,限十天,“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游移者同.抗命之寇,必置重罪”。各州县奉到本府期限剃发的火票后,官吏“遍历村落,细加严查”,“违旨蓄发,罪在必诛”。当时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顺治即位后,由其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1651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早亲政。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上早朝时,看来神态还普通,身材安康。第二天早上,宫中养心殿却俄然传出了他的死讯。直到他下葬,群臣都没有见过他的尸体。身后,他只留下了一份遗诏,立玄烨(即康熙)为皇太子,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多年来一向讨厌尘凡。公元1660年秋,他所宠嬖的黄妃病故后,哀伤不已,决然放弃皇位,悄悄去五台山削发为僧,厥后康熙还奥妙地去看望过他。也有人说他的削发与董小宛有关,董小宛曾为冒辟的小妾,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后董小宛被皇太后赐死,顺治转而悲观厌世,才去五台山削发为僧。
多尔衮审度情势,按照柳寅东的建议:“本日局势,莫急于西贼(农夫军)。欲图西贼,必须调蒙古以入三边,举大兵以攻晋豫,使贼腹背受敌。又需先计扼蜀汉之路,次第定东南之局。”制定了同一天下的作战摆设,先怀柔南明政权,集合力量进犯农夫军。如许做能够达到一箭双雕的目标:第一,证明多尔衮宣称的清得天下于“流贼”的标语,正付诸军事行动,以便获得汉族地主阶层的遍及支撑;第二,便于清军集合主力各个击破仇敌,制止两面同时作战,从而获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职位。
1)、和缓冲突 扩大战果
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格吉特氏)
顺治主动接收了先进的汉文明,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鉴戒,警戒寺人朋党为祸,正视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规复经济、稳固清王朝统治政权作出了进献。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
清军入关后,有人建议清朝也按明末的数字停止加派,遭到多尔衮的反对。他在顺治元年十月命令,肃除三饷及正税以外的统统加派。同时,他要求“各该抚按即行所属各道府州县军卫衙门,大张榜示,晓谕告诉。如有官吏昏黄混征暗派者,察实纠参,必杀无赦。倘放纵不举即与同坐。各巡抚御史作速叱驭登途,亲身问民痛苦。”因而,每年赋税减少了数百万两,贫困已极的群众得以缓一口气。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