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第1页/共2页]
“好了!”李春芳终究忍不住制止道,“时下推出的改革改制之事甚多,恐高低一时难以适应。我看内阁不必再议,就请新郑考虑,分时上奏,次第实施吧。”他晃了晃手中的文牍,“刑部所奏,追论前缇帅陆炳的。这是大事,当慎重商讨伏贴。”
“那就对了!”高拱呛白道,“奢糜成风,觚光交叉,迎来送往,游山玩水,是轻松、舒坦,可如许下去,迟早把民脂民膏榨干,把江山社稷断送!”
“2、州县正官专理民事,加意刑名。”张居正接着读道,“州县正官为亲民之官,钱谷、刑名乃其急务。州县正官当晓得律令,听断查验,不眩于人言,不拘泥己见,而民可无冤。然时下情面玩忽,不务正业者众,孜孜于迎送、参谒等项虚文,津津于一应泛常差委而乐道,刑名大事,或推委于佐贰、幕僚,纵其渔猎贪黩;或虚应故事,草率了事。当行各抚按衙门,严加制止,详加查考,从重参究。”
“冤案累累!冤案累累啊!”高拱却停不下来,“此番朝审,重犯凡四百七十,审出冤者一百三十九,其他另有情冤而证佐不敷确实者,未敢开释。”他俄然提大调子,痛心疾首地说,“诸公,这还是三法司审过的案子啊!都是最高刑官办的案子啊!都是性命关天的案子啊!”
“革弊改制以兴法治,刻不容缓!”高拱情感冲动地说,他拿出几页稿笺,“1、实施刑官久任之法。”
放下文牍,问:“诸公觉得如何?”
张居正走畴昔,拿过稿笺,道:“喔,是玄翁总结的刑官不职的各种表示。”说着,读了几条,“一,黩货鬻狱,这是贪墨之徒所为!2、务为推委。一日之事动经数日,一人之事动经数手,频年累月不能问结。这是贫乏担负!3、苟袭故事。有法律不讲,只取成例,徒积资格以待升转。这是不负任务!4、自发得是,固执固执。为证其是,对称冤者动辄加刑,务合己意。这是酷!5、媚上卖法。凡有权势者表示,抑或事关权势者,则畏于权势,不顾法律。这是小人行动!”
张居正见无人再说话,便持续念叨:“3、督令观政进士实在讲究法规。进士在内多分发刑曹,在外多为州县正官。兴法治,必重新科进士抓起。进士出炉,按例分送部院寺监观政。时下观政进士却袭故套,整日集会取乐,无所用心。当饬令各衙门堂上官,督令观政进士讲法规,要采选知律吏书为之辩证讲解,务使其晓得法规;观政期满要考其晓得律令如何。”
李春芳、张居正、赵贞吉皆沉默无语。
张居正支吾道:“抄家与追赃二罪可并坐吗?三法司……”他欲言又止,低头不再说话。
“新郑,你看呢?”李春芳看着高拱说,“畴昔的事了,免得引发外界猜想,对新郑倒霉。”
“呵呵,新郑做事太当真了。”李春芳说,“往者朝审,少者半天,多者一天,不过沿成例罢了;今次新郑特奏请朝审两日,还…”
高拱从一摞文牍中翻捡出几张稿笺,说:“这是朝审时我边听边顺手写下的,请叔大替我说说。”
“行政与司法,本有分歧。目下司法之官与各部院行政之官完整一体,此制当改!”高拱嗓子沙哑,却还是忍不住解释了一句。
“喔呀,这又是翻王金的案子,又是追论陆炳,外间恐有针对徐阁老之议吧?”赵贞吉担忧地说。
“王金一案,三法司会审,已有成果。”内阁中堂里,李春芳拿着一份文牍说,“这是三法司的复审结论。”随即读了起来:
请收藏本站:m.kuxso.com